薛淮闻言舒展眉头,诚挚地说道:「总宪金玉良言,下官铭记于心。」
范东阳笑了笑,对于薛淮的态度颇为满意,点头道:「如此甚好。景澈,既然陈豹等人已经落网,我便准备明日北上淮安,详查妖教乱党渗透一案,盐漕之争的善后事宜便交给你和黄运使。」
薛淮起身拱手道:「下官领命!」
范东阳也站了起来,注视着薛淮年轻沉稳的面庞,缓缓道:「蒋总督等人会和本官同行,桑承泽会留下来暂理漕帮扬州分舵,至于漕衙扬州监兑厅会由忠厚可靠的官员接管。虽说庙堂风云难以预判,但在扬州这一亩三分地,你大可尽情施为。」
薛淮听懂了这番话的深意。
范东阳知道他有上达天听之权,也知道他会就漕运积弊上奏天子,今日来此便是希望能和他达成共识,两人在奏章的大方向上趋于一致,这才是体恤圣意之举。
薛淮最终答应下来,所以范东阳投桃报李——说服桑世昌把漕帮扬州分舵交给桑承泽,而赵琮的接任者也会是一个老实人,如此便给了薛淮施展抱负的空间。
有些事不能在明面上说,但可以脚踏实地去做,只要最终能够做出成果,便有足够的底气去说服旁人。
故此,薛淮躬身一礼道:「多谢总宪!」
「这话有些见外了。」
范东阳伸手将他扶起来,微笑道:「一二年之后,等你荣升回京,我再设宴相请,届时可不要推拒。」
薛淮亦笑道:「总宪相邀,晚辈岂敢不至?」
「好,那就这般说定了。」
范东阳老怀甚慰,随即告辞离去,薛淮亲自相送至府外。
再度回到内堂,薛淮站在案边,神情淡然不见丝毫沉郁之色。
其实他早就猜到范东阳会做出怎样的决定,盖因天子不愿大动干戈,这位简在帝心的重臣自然不会违逆圣心,但他显然没有猜到薛淮的真实意图。
薛淮走到书架旁,从暗格中取出一份文卷,封面那四个字力透纸背。
他的指腹触摸着字迹,面上浮现一抹浅淡的笑意。
「如此便够了。」
……
城西,沈园,东苑。
沈青鸾的书房之内,大燕云安公主站在书架旁,饶有兴致地挑选典籍。
房内清香淡淡,周遭格外安静,没有人敢冒然闯入此地打扰公主的清静。
姜璃当然不是非请自来,她虽然身份尊贵,却不会做那种无礼的恶客,今日乃是沈青鸾特地邀请她来此品茶,谁知没过多久突然传来杜氏身体不虞的消息,沈青鸾只好告罪离去。
姜璃没有跟着去,毕竟她的身份不同,若是她也出现在后宅,只怕整个沈府都不得安宁,所以便让沈青鸾速去,她则留在此处看看书。
身为天子最宠爱的公主,姜璃从小便接受最好的教育,称得上学识渊博才情不凡。
她从书架上拿起一本本存在翻阅痕迹的典籍,看着沈青鸾留在上面精到的批注,心里涌起怪异的情绪。
这般看来,沈青鸾和薛淮确实登对,难怪那家伙迫不及待地定下婚约。
「嗯?」
姜璃手中动作一滞,她手里的典籍原本单独放在书架深处,想来是沈青鸾极为在意之书,然而等她拿起一看,不过是本很寻常的诗集,并非难得一见的孤本。
在这本寻常的诗集里面,居然夹着一张仔细迭好的纸。
按理来说,姜璃应该原封不动地放回去,毕竟这极有可能是沈青鸾的私人隐秘,而她绝非肆意窥探隐秘之人。
可是不知为何,此刻她鬼使神差地放下诗集,缓缓打开了那张纸。
「伫倚——」
姜璃的话音戛然而止,因为只念完两个字她就认出这是何人的字迹。
她静静地站在书架旁,一字字地看完纸上的字。
那双犹如冷玉一般的眸子悄然眯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