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四章 侯府吊唁(1 / 2)

同我仰春 理之光 3990 字 5天前

绍绪七年,八月初四,一早裴家便收到了镇北侯府发来的讣告,同时收到讣告的还有裴世宪和裴世衍,两人都赶到了裴府。柳氏心疼女儿年轻守寡,便想着一起去吊唁,顺便如果有机会,可以看到女儿,也好宽慰。于是他们便一起前往镇北侯府。

裴家父子去了外堂,柳氏则被引到了内院孝房,她遍寻裴世韫,却是见不到她。于是她向曾家的管事嬷嬷打听,却被告知「少夫人哀痛过度,需静养避客」。柳氏心中一阵狐疑。因为她知道裴世韫对曾令荣毫无感情,甚至厌恶。但她不便直接公开询问,所以礼毕后,便离开了。

等回裴府,柳氏叫住了两个儿子,把今日所见奇怪之处一一告知。

裴世宪听完以后,便面色凝重地看向裴世衍道:「小弟,此事恐非公主不能解。我怕镇北侯府要逼珍如以贞烈自愿殉节。」

听到此话,柳氏一下子晕了过去。裴衡一把抱住自己的妻子,然后对着裴世衍道:「快回驸马府,你母亲我们自会照顾!」

裴世衍握了一下拳,然后便骑马回了驸马府。

……

保安州城。

八月初二日,曾令荃被小那颜砍了头后,曾达心如死灰一般地带着队伍回到保安州城。队伍出去时,三万人。队伍回来时,只剩下两万四千多人。除了曾令荃带的三千骑兵,两千步卒竟数折在鸡鸣驿外,还有曾达中队过了的一部分步卒。对曾达来说,他更骇怕的是小那颜的那句话,北狄此次前来不为劫粮,只为杀他报仇!

陈保听说鸡鸣驿遭伏击,也是心中大骇,因为坚持要去救怀安的便是他。如今却中了北狄的奸计,曾令荃死在了鸡鸣驿。腾骧卫的将领也听到了小那颜在阵前对曾达说的话,转述给了陈保。陈保便开始动起了脑筋,如何为自己开脱这个罪责。

他没有等曾达和他商量,先行给皇帝上了一道密疏,将鸡鸣驿中计遭到伏击,写成了正常战略部署,在鸡鸣驿遇到了北狄兵马,于是展开了遭遇战。可惜鸡鸣驿小道羊肠,曾令荃贪功冒进,才被北狄围住斩杀。

至于后续战略部署,陈保则提议将在怀来的最后一万腾骧卫也拉到保安州城来,加强对前线兵力部署。

八月初三日,密疏到了御前,除了皇帝,只有司礼监掌印邓修翼知晓,即便邓修翼对陈保的密疏甚为怀疑。邓修翼和曾达交手多年,无论是绍绪三年南苑秋獮,绍绪四年曾达密杀林时丶还有绍绪四年宣化战时,曾达是如何让襄城伯杨翊骅死在宣化的,绍绪五年扬州曾达保护太子,还是绍绪六年曾达对二皇子下手。曾达这个人的谨慎,邓修翼心知肚明。

邓修翼根本不信曾达这个人在过鸡鸣驿的时候,如此冒进。但是陈保也罢,曾达也罢,和邓修翼又有什麽关系呢?而且邓修翼知道李云苏要杀曾达,那便不能让曾达脱罪,他必须继续在宣化待着,直到李云苏有机会。

所以当皇帝谘询邓修翼意见时候,邓修翼并为曾达开脱,而是赞扬了御马监掌印陈保的一心为公。此时,曾达的奏摺尚未报来,皇帝便给陈保下旨,同意将最后一万腾骧卫从怀来移动到了保安州城。

曾达经过了一夜的思考,他决定向皇帝密疏鸡鸣驿事。

当八月初四日巳时,皇帝收到曾达的密疏时,看到的是另外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曾达怀疑从怀安来的求救信是假的,再三反对出兵鸡鸣驿,是被陈保以粮草胁迫不得已出的兵。结果,当曾达自己快过洋河石桥时,遭到了北狄炸桥伏击,曾令荃被陷桥西,无路可退,进而被北狄绞杀。

曾达又陈述了,陈保带腾骧卫四万兵马到了前线后,如何对自己钳制的经过,若非上谕要求陈保带兵到保安,至今曾达手中依然无兵可战。如今,曾达恳求皇帝,将最后一万腾骧卫全部归给自己指挥。随着密疏而来的,还有怀安卫守备刘勤的那封求救信。

这封奏报亦未到内阁,看到的只有皇帝和邓修翼。邓修翼看完奏报,和刘勤的求救信,眉头紧蹙。

他到不是对曾达和陈保之间争权之事疑惑。而是,如果按照曾达说的,那麽宣化西线等于净失,怀安已经落入北狄之手,怀安卫守备刘勤已然降敌。那便意味着大同根本没有出兵,甚至有可能大同是故意放走了在其北部的那支北狄兵马。

大同曾报那支兵马有五万人,邓修翼一直怀疑是否真有五万人。如今看来那支兵马至少应该有三万人,北狄陈兵二十万是真。北狄带那麽多兵马来,光靠抢粮怎麽能够?北狄到底是来干什麽的?

皇帝看着邓修翼问:「你如何看?」

「回陛下,阵前两帅相争,各执一词乃常态。陈掌印和镇北侯都要求将怀来之腾骧卫前调,意见一致,可见前线局势真的紧迫,然陛下圣明昨日已然下旨调兵。如今,奴婢思虑皆非这些,而是这个怀安卫事。」

皇帝道:「怀安当失了。」

「那大同在做什麽?陛下已然下旨另大同出击北部逡巡之北狄兵马,大同难道只是将人赶走?」

皇帝默然。

「奴婢恳请陛下速派锦衣卫前往大同调查。另召五军都督府左都督丁世晔丶兵部尚书姜白石,统商京城防务。」邓修翼道。

在曾达密疏到御前时,其家书于巳时四刻亦到了镇北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