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不过。
恩尼也不是在商业互捧,写过小说的人都会清楚超短篇写作的难点在哪。
因为字数短,所以不能有任何多馀的描写,毫无废笔空间。
就像这篇《他们的乐趣》的开头,第一句话就是直白的写到「在2157年,玛吉和汤米发现了一本旧书」,迅速阐明了背景和设定。若是增加一句「玛吉房间的墙壁是蓝色的」之类的废话,那麽冗馀感马上就出来了。
这种简洁与简单,阿西莫夫倒是在全篇小说中都很好贯穿了。
而最难的,自然就是对主题的表达。
毕竟,超短篇小说不能像长篇小说那样层层递进的来表达主题,而是用一个微小的故事,来在结尾塑造出一个点睛之笔,进行留白。
这就要求作者在有限文字内留下想像空间,叙而不论,不彻底说透。
例如卡夫卡的《变形记》,虽然篇幅比阿西莫夫这篇小说长,但两者在结尾逻辑上却是相通的。
阿西莫夫在结尾以一句简单的陈述结束了小说,留下了留白空间;卡夫卡在结尾也没有对「格里高尔」的死做过多叙述,也没有过多批判家人的冷漠,反而更深化了「荒诞」这个主题。
恩尼以卡夫卡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为例,将阿西莫夫这部超短篇小说的结构剖析了一番。
只是,像是阿西莫夫这种天赋作者,几乎只是凭藉着感觉写作。
也就导致阿西莫夫知道恩尼的剖析很精准,但实际回忆起来,其实在创作过程中根本没有多想,脑袋一拍,就顺着灵感写完了。
不过,阿西莫夫也很佩服恩尼在理论方面的理解,不由说道:「你这个水平,完全能去我们学校教授文学了。」
「我对研究文学可没什麽兴趣,我还是喜欢故事性强的小说,」恩尼对此敬谢不敏,「要是只剩下文学性,那还算什么小说?」
「你说的对,尤其写科幻小说,故事性更重要,」阿西莫夫赞同地点了点头,说回他的小说,「你觉得我这篇小说的点子怎麽样?虽然没你那麽天马行空的想像力,但我这篇小说就是想表达出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异化,就像是收音机的出现一样,能让人足不出户在家进行娱乐,实际就磨灭了很多人类的社会性。」
「这个点子我没法评价,谁也不能预知未来的事情,」恩尼说,「只要放在当下这篇小说是好看的就行,至于以后的事,就等后世来评说了。」
当然,恩尼嘴上这麽说,但内心的想法却完全不同。
阿西莫夫在这篇小说中对未来的想像,跟后世年代的发展方向是完全相同的。
后世的人类,可不就是整天对着屏幕进行浏览丶阅读吗?
而且,关于阿西莫夫写到的「机械教师」在家远程教学,在全民检测的时候可不就是这样嘛。
不过,其中也存在着出入,比如阿西莫夫所幻想的纸质书籍被取代这一点,就过于夸张了,但年代相差甚远,要不是他亲身经历过未来世界,他都做不出这样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