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请皇太极把「惨」字打在公屏上
整个总督府衙之内,只剩下年轻帝王那激昂而冷酷的声音在烛火中回荡。
孙承宗跪伏于地,苍老的眼眸中闪过复杂难明的情绪。
他听着皇帝那番剖析时局鼓舞人心的言语,心中既有激荡,亦有清醒。
帝王心术,驭将之道,在于虚实相生。
方才那番话可谓半为实,半为势。
所谓天赐利器确有其理,然战场之上风云变幻,一滩泥泞究竟是敌之沼泽,抑或我之锁链,非战至终章,无人能下定论。
可为君者,为帅者,于战前,必须将这未知之数,塑造成必胜之信!
此非欺诈,此乃定军心,铸军魂之不二法门。
他知道,自皇帝的龙驾抵达关前的那一刻起,这场战争便已无退路。
今日府衙之内的一言一行,皆是为这台即将隆隆启动的帝国兵车,注入最后的,也是最炽烈的信念。
待皇帝话音落下,孙承宗率先起身,对着皇帝再行一礼,而后沉声道:「陛下圣明,高屋建瓴,一言点醒梦中人。臣等愚钝,只知天时地利,却未曾想,天时亦可为我所用!」
皇帝微微颔首,从主位上走下,示意众人不必拘礼。
顷刻间,原本壁垒分明的君臣之别被更为纯粹的战时氛围所取代。
孙承宗丶祖大寿丶吴襄等人,连同几位核心将领,立刻围拢过来,巨大的舆图成了他们唯一的中心。
烛火跳动,将一张张或苍老或粗犷或沉静的面庞映照得棱角分明。
议事,就此开始。
孙承宗接过亲兵递来的另一根稍短的指挥杆,指向舆图的北方。
「陛下,诸位将军请看。如今之建虏,其困非一时之困,乃结构之困也。」
他下了一个精准的定义,随即展开了详尽的阐述。
「其一,军事之困,三面合围之势已成!」
指挥杆重重点在舆图北侧,那里是宣大与漠南的交界。
「北面,乃宣大漠南防线。宣大总兵满桂得陛下天恩,与漠南林丹汗部遥相呼应。白城一役尽歼建虏科尔沁之主力,此役之功不止于斩获,更在于战略。此战之后等于是在建虏之北,铸下了一道铜墙铁壁。此防线如一道坚固锁链,彻底断绝了建虏从蒙古获取战马兵源乃至战略纵深之一切可能!」
杆头一转,划向东方,落于大海与陆地之间那片狭长的区域。
「东面乃皮岛-朝鲜防线。东江总兵毛文龙得陛下破格支持,钱粮器械,源源不绝。朝鲜国亦得我朝军械物资之助,君臣感奋。如今的东江已非昔日骚扰袭掠之偏师,而是一柄真正可以威胁建虏腹心的利刃!其锋芒随时可直击盛京侧翼,与我正面大军形成夹击之势!」
最后,指挥杆笃的一声落回了他们脚下的土地——山海关。
「南面便是我等立足之山海关-辽西走廊。经一年之整饬,兵强马壮,稳如泰山。此三面如铁钳之三齿,已将建虏死死钳住。如今之皇太极不过是困于铁盒之中的一头饿兽,再无外部输血之可能!」
话音刚落,祖大寿那粗豪的声音便接了上来,他指着舆图上那些代表商路的虚线,瓮声瓮气地说道:
「不止如此!经济之上更是釜底抽薪!以往那些天杀的晋商,与建虏勾结,贩卖铁器丶粮食丶盐茶,无异于资敌。
陛下圣明,雷霆手段一举斩断了这条输血管。
建虏没了铁,连兵器农具都难以为继;没了粮盐,更是活不下去!
加之连年大旱,小冰期天灾,他们自己的田地里都长不出几颗粮食。
这便是没了造血之能,又断了输血之路的饥饿政权!」
孙承宗赞许地点了点头,接过了话头,声音变得愈发沉凝。
「军事丶经济皆已入绝境,其政治之上,必然离心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