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若能得幸福安稳,谁又愿颠沛流离(2 / 2)

林丹汗他……敢不愿意吗?

范景文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数个念头,犹如电光火石,照亮了这盘棋局最后的死角。

此策得以施行的根基,在于一个『势』字。

如今大明国力蒸蒸日上,宣大雄兵近在咫尺;反观林丹汗,屡败于皇太极之手,早已元气大伤。

此刻的他,正需大明支持以抗建奴。

面对皇太极的利刃,大明递过去的这杯蜜糖,纵然是鸩酒,他也只能闭眼饮下!

他若敢掀了这张桌子,不等大明动手,皇太极第一个便会回头将他生吞活剥!

然而,若说大势压迫只是让他别无选择,那皇帝此策的真正毒辣之处,便在于这个利字。

这利字如同一柄无形的刀,杀人不见血,却能瓦解人心。

林丹汗或许能看透这层阳谋,可他麾下的王公贵族呢?

那些嗷嗷待哺的普通牧民呢?

他们看到的只是眼前的真金白银,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当大明给的利益远超他林丹汗所能恩赏的回报时,人心自然会散。

届时,林丹汗若想与大明决裂,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的,只怕就是那些在他身下吃得满嘴流油的蒙古部落自己!

皇帝此举,不是釜底抽薪,而是给林丹汗的王帐之下,捆满了无数个随时会炸响的火药桶!

但无论是大势的压迫,还是利益的分化都还只是阳谋的表象。

此策最深远最根本的一步,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环,则在于……

范景文猛然想起了那些被张维贤和满桂赞不绝口的宣大边军。

他想起了皇帝曾授意,在边军之中已经编入了不下两万名蒙古族的士卒!

陛下最高明之处在于,这些蒙古士卒并非单独成军,而是被打散了与汉家儿郎一同吃住一同操练一同领饷,一同上阵杀敌!

他们亲眼看到了大明军伍的严明军纪,亲身体会到了吃饱穿暖,按月拿饷的尊严,亲耳听闻了南方那光怪陆离的繁华世界。

这些人,就是两万颗被大明精心培育的种子!

当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草原上的亲人时,其说服力胜过万卷书册,千言圣旨!

「阿爸,明军的饭,顿顿有肉!」

「额吉,你看我这身铠甲,比头人的还好!」

「只要奋勇杀敌,立下功劳,陛下会赏赐土地和宅院,咱们也能过上城里人的好日子!」

这朴素的话语,于那些仍在风雪中挣扎的牧民而言,已是致命的诱惑。

而更让他们无法抗拒的,是这诱惑背后,皇帝那煌煌天恩般的许诺:

自此不分蒙汉,皆为大明之民。

只要归顺大明,忠心效力,汉人将士能得的功名赏赐,他们分毫不差;汉家儿郎能享的安稳富足,他们也一体均沾。

这,才是真正瓦解草原人心的根本!

潜移默化,攻心为上!

范景文只觉得滚烫的热血在胸中激荡,让他血脉贲张!

到时候,人心思明,大势所趋。

或许陛下根本无需再动刀兵便可兵不血刃,尽得漠南之地!

届时草原上的部落,将争先恐后地内附!

范景文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

这一次,他的腰弯得更低,声音中充满了试探,也充满了期待。

「陛下……臣斗胆一问。」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待这钱粮羁縻之势牢固,人心归附之后,是否便要自上而下,并行推动政俗文字之改造,行改土归流之策?」

此话一出,连皇帝的脸上都闪过一丝讶异。

他原本以为范景文能看透经济层面的阳谋,已是当世顶尖的智者。

却没想到他竟能举一反三,触及到这整个战略的终极目标政治与文化的彻底融合!

皇帝定定地看了范景文半晌,忽然放声大笑起来,笑声在空旷的望楼之上回荡,充满了说不出的畅快与欣赏。

他走上前,重重地拍了拍范景文的肩膀。

「好!好一个范孟博!朕倒是小瞧你了!」

被天子如此亲近地一拍,范景文只觉得一股热流传遍全身,激动得几乎要落下泪来。

他强忍着激动,涩声道:「臣不敢。只是跟在陛下身边,若再不思进取,不学不看,便是不忠了。」

「说得好!」皇帝的赞赏溢于言表,「就是这个理!不能循序守旧,不能故步自封!孟博,你记住,时代变了,人心也会变。这天下,这未来,永远是属于那些愿意去学习,去改变的人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