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开会
陈书记找她,绝不可能是工会那点日常事务。
想起老冯跟她透露的消息,林颂在心里快速盘算着。
“书记,林颂同志来了。”小郑在门口通报。
“进来。”
林颂走进办公室,陈书记正戴着老花镜看文件,见她进来,便摘了眼镜:“小林来了,坐。”
“陈书记,您找我。”林颂依言坐下。
陈书记打量了她一眼,脸上露出一丝看似随和的笑容:“调来工会也有些日子了,还适应吗?”
“谢谢书记关心,工会工作和行政科不同,更直接面对职工群众,能学到很多东西。”林颂回答道。
“嗯,适应就好。听说你上次去县里对接国庆汇报,杨书记还特意表扬了。”陈书记语气温和,像是拉家常。
“都是钱主席领导有方,我也就是跑跑腿,传达清楚厂里的决定和同志们的成绩。”林颂立刻将功劳归于上级和集体。
陈书记点点头,似乎很满意她的态度,话锋却不着痕迹地一转:“是啊,能把各方关系理顺,把意图传达清楚,把事情落实到位,这就是本事。搞建设,不光要埋头苦干,也要会抬头看路,更要会协调沟通。”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林颂脸上,带着一种审视:“最近‘东风系列’量产攻关遇到点困难,听说了吧?”
“东风系列”量产攻关是六五厂近一年来的头等大事,是上级下达的重大军工配套任务。
技术难度极高,生产流程复杂,关系到厂子未来的发展和地位。
攻关小组由刘兆彬亲自挂帅,集中了全厂最顶尖的技术力量和老师傅,但进展一直不尽如人意。
林颂谨慎地回答:“听到一些议论,具体技术上的事情不太懂,好像是精密加工和热处理两个班组在协调上出了点问题。”
“不只是点问题喽,”陈书记轻轻叹了口气,语气沉重了些,“王工和赵工,都是厂里的老师傅,技术上一等一的好手,可偏偏就是卯上了。现在连底下工人都受了影响,人心浮动,很影响进度啊。”
他看向林颂,目光里带着一种看似无奈的期望:“我呢,想了想。你这个同志,虽然年轻,但看问题比较客观,处理事情也讲究方法。你不是技术出身,反而可能少了些技术人员的门户之见和固有思维。我想,是不是可以换个思路,请你出面,去帮忙协调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先把生产理顺了再说。”
显然,这个任务是个烫手山芋。
成功了未必有多大功劳,一旦失败,或者处理不当,极易里外不是人。
林颂一点儿也不想干。
她立刻委婉拒绝:“陈书记,您太高看我了。这是重大的技术攻关项目,牵扯的都是厂里的核心技术骨干,我一个外行,贸然插手,只怕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老师傅们觉得厂里不重视、瞎指挥,激化矛盾。我觉得,技术问题最终还是得依
他沉吟片刻,终于缓缓开口:“小林同志啊,这事,唉,老王和老赵这两个人,我都了解。手艺都是好的,就是脾气犟。老王觉得他的手艺能搞定一切,老赵呢,又太迷信本本数据。其实啊,搞咱们这行的,经验和数据,就像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啊。”
他顿了顿:“你别看他们吵得凶,但异常在乎自己在徒弟们面前的威信。而且,他们心里头,对厂子、对这项目,那是在乎得紧,不然也不会争得面红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