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人选
厂办三楼。
工会钱主席捏着一份拟定的工会副主席候选人名单,站在陈书记办公室门外。
他整理了一下中山装的领口,轻轻敲了敲门。
“进。”里面传来陈书记的声音。
钱主席推门进去,脸上立刻堆起恭敬的笑容:“陈书记,没打扰您工作吧?关于工会副主席的人选,我们工会初步拿了个意见,请您过目。”
陈书记正伏案批阅文件,闻言抬起头,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吧,老钱。名单我看看。”
钱主席连忙双手将名单递过去,然后才小心地坐下,腰背挺得笔直,透着一丝紧张。
这位老书记,从前年就说要退,可现在稳坐钓鱼台。厂长刘兆彬是他一手提拔,对他言听计从。在六五厂,陈书记才是那个真正说一不二、定盘掌舵的人。
陈书记戴上老花镜,仔细看着名单。
上面第一个名字是马大姐,在预料之中。
他的目光向下移,停在第二个名字上,眉头皱了一下。
“林颂?”陈书记抬起眼,目光透过镜片看向老钱,带着审视,“我记得她刚从行政科调到工会没多久吧?把她放在这个候选位置上,会不会不太妥当?”
钱主席心里一紧,连忙坐得更直了些,脸上笑容恳切:“书记,您说的是,林颂同志确实来得时间不长。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极其肯定,“这位同志能力是真突出!不光是我说,工会上下,甚至厂里好多职工都这么认为。五一汇演那么大一摊子事,时间紧任务重,她愣是安排得滴水不漏,获得一致好评。国庆去县里汇报,也是她顶住压力,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给咱厂争了光。”
他观察着陈书记的神色,继续加码:“而且这同志不像有些年轻人浮躁,沉得住气,办事有章法,说话在理,人又公道。这才去工会多久?您去问问,现在工会有啥难协调的事,好多工友都愿意找她说说,群众基础比马大姐都好。陈书记,工会确实需要这样有活力、有想法、群众基础又好的年轻血液啊。”
陈书记静静地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让人猜不透他在想什么。
沉吟了半晌,就在钱主席觉得手心有点冒汗的时候,陈书记终于又开口了,语气平淡却不容反驳:“林颂同志的情况,我大概了解了。年轻有能力是好事。不过,老钱啊,考虑问题要全面。工会副主席的人选,也要兼顾平衡嘛。”
他拿起笔,在名单上点了点:“这样,你把张大姐的名字也加上去。”
“你说张秀兰?”钱主席愣了一下,“她不是张光林……”
张秀兰是张光林的亲戚,在工会多年,表现平平,人缘也一般。
之前张光林在时还算有点存在感,张光林一走,基本没什么存在感了。
陈书记看了老钱一眼,那眼神让钱主席立刻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张光林同志虽然调去省工业厅了,但也是对厂里有
重视关系人脉胜过一切。
同时,陈书记怀疑,张光林是不是过度解读或者一厢情愿了。
不过退一步讲,就算这背景有水分,也说明这个年轻女干事不简单。
“行了,我知道了。你去忙吧。”陈书记挥挥手,脸上依旧看不出什么情绪。
老冯暗自松了口气,赶紧起身告辞。
办公室里恢复了安静。陈书记的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