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虽伤天和但不伤……
陆安只回答了一个字,但这个字让李风庭当场大为振奋,「此话当真?在技术上真的能做到吗?」」
闻言,陆安再次肯定地回答:「能。」
在上一世,陆安已经生活在了一级行星文明下的世界,那个时候的人类科技力量已经强大到连地球角动量都可以进行精确调控。
气候控制?
这根本就不叫事儿。
上一世的人类文明还没有成为一级文明的时候,就已经具备对地球气候深度的主动管理能力。
接地气地说,就是人类具备通过人工干预手段控制气候的能力。
陆安看向李风庭说:「大气是典型的混沌系统,具有不可预测性,即使有纳维-斯托克斯的解析解,也是超高精确预测无限逼近极值而无法覆盖全局,就跟光速一样,可以无限接近但无法超越光速,等于光速都不行。」
「之所以无法覆盖全局,是因为到了微观层面就绕不开量子力学不确定性原理,这是必须要面对的物理现象。」
「不过—.」陆安顿时话锋一转:「这并不代表不能干预,宏观层面的大气干预控制,是可以做到相对高精确的。」
此时此刻,李风庭对于陆安说的什麽量子力学丶光速丶混沌系统这些物理概念,他都没听进去。
他只听进去了一点,那就是陆安明确说可以控制气象。
「好好,太好了,我就知道你不会让人失望!」李风庭异常振奋,忍不住连声叫好。
气象控制在现阶段是普遍认为不可能做到的,其他专家都说当下的人类科技水平,还远不足以对大自然有如此强大的主动管理能力。
但既然陆安再三肯定说能做到,李风庭不再怀疑。
至于怎麽做到,他不关心,这是陆安该思考的事。
这时,陆安不急不缓地说:「虽然能做到,但现阶段还是非常困难的。」
李风庭也从振奋中迅速冷静下来:「哦?有多难?」
「倒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
顿了顿,陆安如是回答:「难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投入相当巨大,得需要起底上万亿的预算,尤其是对算力资源的消耗;其二是工程规模庞大且复杂,需要多部门协调;其三是由于前两个问题,所以时间周期长,不是短期就能实现。」
「比如数据采集这方面,需要集成全球气象卫星,可见光丶红外丶微波等。」
「还有地面与海洋浮标丶探空气球丶无人机丶电离层探测器的实时海量数据,温度丶压力丶湿度丶风速丶湍流强度丶气溶胶浓度等等。」
「数据越多精确度就越高,有了这些数据支撑,我就可以在星流和超算上建立全球与区域嵌套式的超高精度大气动力学模型。」
陆安喝了一杯水润润嗓子,然后继续说:
「该模型可以精确刻画从全球环流到局地微尺度断流的所有物理过程,对水汽输送丶云物理过程的凝结核丶冰晶形成丶碰并增长丶能量交换进行分子级别的精度模拟。」
「精准定位大气系统中那些敏感丶微小扰动即可引发巨大连锁反应的关键节点,我称之为『奇异吸引子」或『杠杠点」吧,也就是对『蝴蝶效应」节点的识别与干预。」
「比如说,特定区域高空急流的微弱波动点;水汽输送通道上的关键辐合与辐散区;潜在风暴系统胚胎期的核心对流触发区;乾旱区上空抑制降水形成的稳定层结构的脆弱点等等。」
陆安此刻是如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
因为气候干预这种操作,在他的上一世实在是太常见了,就连地球接收太阳辐射能量的大小,
那时候的人类都可以进行主动管理了。
这些具体的技术问题,李风庭根本不懂,他摆了摆手说道:「我现在就想知道,如果能,怎麽进行干预控制呢?」
闻言,陆安思量不语,李风庭也很有耐心不打扰他的思考。
过了一会儿后,陆安回答:「识别出关键节点,通过部署可移动式的能量平台,进行极小当量丶极高精度的干预。」
李风庭连忙道:「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