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意外落水,齐家与申家结亲(2 / 2)

听到只罚俸禄,顾廷烨连连点头。

反正他最不缺的就是银子,一年俸禄于他来说,九牛一毛。

「殿下说的极是,不过一年未免太轻,臣自请罚俸三年,以表悔过之心!」

顾廷烨说罢,深深一揖。

赵祯左右权衡一番后,沉眸道:「也罢,就依太子所言,罚俸三年,以儆效尤!」

「多谢官家开恩!」

待从文华殿离开,赵晗与顾廷烨并肩而行。

「朱曼娘死活不说是受谁指使,不过瞧她那样子,多半不是小秦氏。」

赵晗轻声道:「既然她守口如瓶,倒不如从她哥哥朱贵下手。」

「也是,臣回头就派人找朱贵的下落。」

赵晗从袖中取出顾偃开先前托付给自己,那份关于白氏嫁妆明细的书信。

「殿下,这是?」顾廷烨眉头微拧。

「顾侯的笔迹,回头看看吧。」

顾廷烨接过后,打开书信,目光轻轻扫动,眼眶逐渐泛红。

「你跟随大军前往广南平叛,顾侯可没少嘱托军中的故交,对你多加照拂」

顾廷烨怔在原地,持信的手微微颤抖。

难怪自己在军中不管到哪都是如鱼得水,将士们也毫不犹豫的随他浴血奋战。

他原本以为这一切全靠自己拼搏得来,却没想到,竟有自己父亲的手笔,心中顿时涌上一抹难以言说的酸楚与痛苦。

不出几日,顾廷烨就派人找到了朱贵在汴京的住处。

一番逼问下,朱贵说出朱曼娘是受白家的人指使。

这几年里白家二房和三房的人,一直锦衣玉食的供养他们。

此番进京,不仅是为败坏顾廷烨的名声,更想让朱曼娘伺机杀了顾廷烨。

届时,白家的家产后继无人,他们只要十之一二,其馀全部都给朱曼娘。

小秦氏不过在其中推波助澜,顺势而为。

在她看来,白家的一群蠢货就是异想天开,想要顾廷烨死,哪有这麽简单。

不过无论如何,她都是受益者。

朱曼娘也知道自己根本杀不了顾廷烨,当初千方百计的接近他,所求的一直都是侯府大娘子的名分。

一朝被拆穿,美梦破碎,身无分文流落在外,加上白家的人不断煽动,她对顾廷烨已然是恨之入骨。

查清真相后,顾廷烨修书一封快马加鞭送往漕帮。

不出一个月,白亭预的弟弟以及白家三房的人接连「意外」落水,无声无息的消失在漕运水道中。

至于小秦氏。

做出如此不堪之事,东昌侯府的人得到消息后,只能低声下气的恳求顾偃开网开一面。

一旦休妻必定会传扬出去,届时,族中所有待嫁姑娘的婚事必将大受影响,整个秦家也再无颜面立足于世家之间。

顾偃开为自己和侯府的脸面,又念及已故大秦氏的情分。

也只能应允继续将小秦氏留于府中。

不过他已然决定,待自己死后,便命她即刻离府,上山清修,永世不得归来。

——

今日朝会刚一结束,华兰便遣人来恭请赵晗前去一叙。

慈庆殿,刚一踏入殿内,只见华兰一袭杏黄色云纹锦裙,云髻轻绾,珠翠微摇,满眼含笑的迎了上来。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赵晗眉梢微挑,眼下有些疑惑,还不等他发问。

华兰又迫不及待道:「方才淑兰妹妹正与臣妾说话,提起近来时常倦怠乏力。」

「臣妾便差人请太医来,谁知竟诊出喜脉,如今已有近两个月的身孕了。」

听到此话,赵晗脸上满是笑意,虽然已经不是初次为人父,但得这般喜讯,心中仍涌起一抹难言的欣喜与温热。

「等今晚孤便过去瞧瞧她。」

华兰莞尔道:「臣妾想等过些时日待淑兰妹妹胎象更稳些,便为她向殿下求个恩典,让她父母进宫一见,一解思念之情。」

赵晗挽起她细嫩的双手,「也好,届时你安排就是。」

说罢,他看向一旁案上装有各式珠翠和一对玉如意的紫檀木匣。

华兰察觉到他的目光后,解释道:「明日是齐国公府小公爷的大喜之日,论起亲眷辈分,他还算是咱们的外甥呢。」

「娶的还是申阁老的嫡次女,这桩婚事,若不是平宁郡主求到大娘娘面前,多半还成不了。」

赵晗眉头微蹙,若他没记错,申时其的嫡次女名为申和珍,才德兼备,也是个难得的好姑娘。

申氏乃晋南望族,申阁老在朝中混的如鱼得水,名望颇高。

能与申家结亲,将来齐衡入朝为官后,只要他不犯浑,申家必可保他仕途顺遂。

在赵晗看来,齐衡身上也有些才华,但打小在京中养尊处优,不外放磨砺一番,难成大器。

而且以齐衡的性子,若用好的他,完全可以培养成一代铮臣。

「前两日小公爷与平宁郡主一道进宫向大娘娘谢恩,臣妾瞧着他一副闷闷不乐的模样。」

「身上没有半点即将成婚之人的欢喜。」华兰摇摇头,对此颇为不解。

赵晗揽住她纤细的腰肢,幽幽笑道:「许是他心中有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思绪。」

这桩婚事,平宁郡主和齐国公都颇为满意,齐衡虽心有不满,但他也只能低头妥协。

「这能有什麽思绪,配申家的姑娘他就偷着乐吧……」

华兰小声嘟囔着,转头又想起自己妹妹的婚事。

这些时日,王若弗为如兰相看了不少人家,偏她没一个满意的,整日只想着吃喝玩乐。

与此同时,余家。

教导规矩的嬷嬷这会儿已经在余府,不过半月便可安排余嫣然入宫。

看着宫里送来的金银和锦缎,以及余老太师和老太太全都不留馀力的为她打点入宫后所需的一应事物,就连父亲这些时日对余嫣然都客气了起来。

余嫣红心里妒火翻涌,不止一次在屋内打砸。

她清楚荣飞燕作为荣妃的妹妹,在京中呼风唤雨,何其荣耀。

可自己和余嫣然打小关系就不好,又不是嫡亲姐妹,自己还时常欺负她,母亲也屡次刻薄她。

在余嫣红看来,等余嫣然将来站稳脚跟,不趁机报复已经是万幸,更别说提携自己了。

而余老太师,这段时日正想方设法抓住方大娘子的错处。

他很清楚,若不是涉及家族门楣之事,自己那儿子,绝不会同意休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