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对付汉军骑兵(1 / 2)

那文士并未回应夏侯充的提问,而是将目光转向众人,开口说道。

“越是当前紧急关头,大军越需保持镇定!”

“我们绝不能再盲目跟随汉军的战略部署丶行事调兵!”

“那样太过被动!”

“诸位,之前我们於河东之时,就得到过汉军有大力发展骑兵之势的相关军报。”

“我们派往骊山大营的暗探已多次传回情报称。”

“大批汉军军马已进驻骊山大营,就再未出来。”

“此次,我们集中全部精力,深入骊山大营,旨在全面探查骊山营内的具体情况。”

“然而,却忽视了诸葛亮频繁向潼关增兵所制造的假象。”

“我们误以为敌方增兵潼关,意在趁司马懿扰乱中原之机,进攻洛阳。”

“再者,我河东郡兵马紧邻关中,防守严密,且有大河天险为屏!”

“因此,我们始终坚信诸葛亮不会对并州发起进攻。”

“然而,正是这样的念头,导致我整个并州军开始懈怠,期望目睹汉军与司马懿叛军之间的激战。”

“出乎所有人意料,诸葛亮并未进攻中原,而是挥师北上,直取离石,一举渡过大河,成功攻占我方并州之地。”

“这种消极防守的态度,即在事情尚未波及自身时便漠不关心,绝不能再继续!”

看着众人不语那人接着说道。

“现在我们不能再让汉军牵制而行。”

“不管是战还是撤,我们都不能再以汉军的行军而决定。”

“要不然我们这些河东军就算是退守安邑也只不过是多苟延残喘几日罢了,晋阳一失守,安邑丶解良也早晚必被汉军所灭!”

夏侯充眼色一紧。

心道,这才是一语切中要害。

若果真如此,撤军,并坐视汉军攻占晋阳,那麽河东郡迟早也将失守!

最後夏侯充一拍案几随之说道。

“伯益兄所言,正是本将军心中所思。”

“如今撤军已无可能,我们唯有北上迎战汉军。”

这时刚才那校尉急急拱手说道。

“夏侯将军三思,郭军师所说,卑职不敢有异议,可我军当如何对付汉军骑兵。”

“并非卑职悲观,实因我麾下三万大军即便将所有骑兵及斥候丶哨骑悉数集结,亦不足一千之数!”

“汉军仅先头部队便已拥有数千骑兵,我们该如何在野外与其展开对战?”

那校尉此言一出,众人顿时陷入一片沉默!

的确,对抗骑兵的最佳策略莫过於以骑兵制之,然而目前你仅热衷於作战,麾下兵力却仍不足以对汉军骑兵形成有效威胁。

只能依靠密集的军阵来对抗汉军。

然而,那样的机动和对抗方式过於被动,极易被汉军骑兵分割并各个击破!

那校尉说到此处,便以先前所忧虑之事回应眼前的文士:“你前面所言虽佳,却未涉及实战之实,又有何益?”

此时,众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那位文士。

甚至连夏侯充也在紧盯着他,期待他拿出切实可行的进攻策略!

那文士这才不紧不慢的起身来到地图之前,一指地图之上说道。

“我等的取胜之道,就在这里!”

众将打眼看着。

只见那文士所指之处,正是介休城外汾河上的两座俘桥。

那文士说道。

“正如刘校尉所言,我们骑兵数量不足,即便兵力占据数倍优势,亦难以与汉军正面交锋。”

“因此,我们唯有藉助地势之利,方能有效抵御汉军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