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民,你嗓子都哑了,今天辛苦了,吃一块润润嗓子。」唐植桐看出小舅子想吃,从箱子里掏出一根递给他,然后开口朝妹妹道:「凤芝,要不换你吆喝吆喝试试?」
整个下午,凤芝明显听了自己安排,此时说话清脆,嗓子一点毛病都没有,明显没吃过敬民吃过的苦。
在职场上有个类似「你行你上,不行别逼逼」的潜规则。
提出问题的同时需要同时给出解决方案,而且解决方案一般不止一条,需要列出两条往上供决策层选择。
「试试就试试!」凤芝不舍得这份钱,当仁不让的站起身来,把装有零钱的书包往敬民怀里一塞,声音清脆的吆喝起来。
唐植桐推远自行车,跟凤珍丶静莹招招手,把她俩带到胡同口,把主场让给两小只,远远的看着他们。
还别说,效果挺好,一会的工夫就卖出去七根。
唐植桐观察着顾客和两小只,看他们的表情,听他们的对话,还真找出点门道来。
凤芝爱笑,敬民嘴甜。
做买卖嘛,嘴甜加爱笑,在这个服务质量整体不高的年代是稀有的,再加上两个孩子本身年龄带来的加成,只要是停留驻足的,基本上都会买上一根。
这让唐植桐想起了东北那嘎达的小毛团,三岁半的小姑娘愣是靠着嘴甜让身有糖尿病的大爷吃上了雪糕!
夏天悄然而去,冬天如约而至,已经无法去公园的小毛团开了赶集副本,那叫一个话痨,颇得商贩们的喜爱,很多人都想给她免单!
凤芝的吆喝伴随着小王同学的下班而结束。
「嫂子!我们挣钱了,还给你特意留了冰棍呢!」凤芝看到小王同学,冰棍也不卖了,撒丫子跑过去就想来个乳燕投林。
「马屁精!」敬民听了凤芝的话,在后面不满的嘟囔了一句,什麽叫特意留?明明是没有卖掉嘛。
唐植桐眼疾手快,卡在凤芝撞上小王同学之前,把她给薅停。
小王同学有孕在身,自己都不敢正面进攻,这要是让妹妹撞上,得给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
「哥,你放开我!」感受到哥哥的力度,一心想着跟嫂子报喜的凤芝不乐意了。
「站直了,好好说。」唐植桐赏了臭妹妹一个脑瓜崩,手上虽然有所放松,但也没真松开。
小王同学适时的过来拉起小姑子的手,笑语盈盈的夸道:「凤芝真厉害,能赚钱了。今天赚了多少呀?」
看妹妹安稳下来,唐植桐才松了手,任由她俩聊天,自己过去将冰棍箱子抱起来,朝凤珍吩咐道:「凤珍,把马扎带回家。」
夏日天长,到家的时候,唐植桐发现煤站已经给家里送了部分煤,摞在了院子西墙跟,看起来很板正,只是靠近大门的地面缝隙里有些扫不出来的煤灰。
「这边跟铁辘軲把真不一样,送煤的师傅都客客气气的,卸煤麻利,还给摞好。」张桂芳正在院子的用小镢头挖坑,打算将提前催好芽的种子种下去。
能不客气吗?毕竟是颜雄飞批的条子,那可是整个四九城煤站领导的领导。
「你去煤站了?赊帐?」小王同学在一旁悄声问道。
「已经给钱了。晚上再跟你说,给你个惊喜。」唐植桐笑笑,把冰棍箱子里剩下的全掏出来,就剩了四根,静莹丶凤珍丶凤芝每人一根,剩下一根拿在手里,不知道是给小王同学好,还是再给敬民好。
「姐夫,我呢?」唐植桐不开口不代表敬民不主动。
「你今天吃两根了,肚子能不能受得了?」唐植桐不给敬民,不是不舍得,而是担心他吃完闹肚子。
「没事,我皮实着呢!」敬民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满眼里只有冰棍,拉不拉肚子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哥,给嫂子!」凤芝在一旁助攻,刚才她可是开了海口,这里面有嫂子的一支。
「要给你给,凭什麽用我的做你的人情?」敬民不高兴了,扯着嘶哑的嗓子说道。
「我给就我给!」凤芝不吃这套,将自己手里的冰棍塞给小王同学,然后朝哥哥一伸手:「哥,把这支给我吧。」
这操作把敬民看的一愣一愣的。
「待会给你开瓶汽水喝,馋馋她们。」唐植桐将冰棍给妹妹,同时向小舅子许诺,冰棍太凉,尽量少吃,汽水温度高一点,倒是可以通融。
「哥,你没准备酒起子,下午有人想买汽水,没卖出去。」面对北冰洋汽水,凤芝确实有点馋,但她更在意能否赚到钱。
「忘这茬了,明天给你准备。」唐植桐也是第一次卖汽水,在这方面确实准备不足,不过抛开事实不谈,顾客就没点责任?没有酒起子,用牙撬啊!
唐植桐以前就这麽干过,牙有点酸,某位同学这麽干,牙裂了……
拿回家的鲶鱼到底是没吃上,张桂芳打算留着明天招待小古老师,让唐植桐先把鲶鱼放在了地窖里。
晚饭后,回到东厢房,唐植桐捂着口袋,朝小王同学神神秘秘的说道:「你猜我今天赚了多少钱?」
「四十块?」小王同学倒是很配合,斟酌一下报了一个她认为十分不靠谱的数字。
之所以往高了猜,是因为她知道丈夫那张条子是两吨煤,眼下最便宜的煤也得十五块钱一吨,饭前丈夫说煤款已经结清,而丈夫身上已经没有钱了,再加上捂口袋的动作,表明口袋里还有钱,诸多因素一迭加,金额也就上去了。
「小王同学,胆子不妨再大一些。」唐植桐一边笑眯眯的说着,一边往外掏钱。
除了分币,第二套货币基本凑齐了。
小王同学看着丈夫掏出的一沓摞好的钱,吃惊的瞪大了眼:「你抢银行了?」
「瞧你说的,虽然我帅的惊天动地,但我怎麽会干违法乱纪的事情?都是我今天钓鱼卖鱼赚的!」唐植桐说的理直气壮。
哪怕一条鱼两块五,唐植桐钓了也没有四十条,但这并不妨碍他把空间里的钱薅出一部分补贴进来。
这年头去副食品店买鱼都不给小票,更甭说什刹海边上的交易了。
没有人给自己数着卖了多少,那鱼的数量还不是全凭自己一张嘴?
再者说,肯定会有好事者帮自己宣传,但话传话会越传越邪乎,唐植桐相信前海南河沿已经有了自己杆杆上大鱼的传说,保不齐自己明儿就成了一小时钓鱼五十斤的高手,压根就不担心小王同学或者其他人去查。
「用网捞鱼都不一定有你钓鱼快。真的是你钓的鱼?」小王同学接过钱就是一通数,九十来块钱,不到一百。
这已经很吓人了,加上煤钱,一天仅靠钓鱼就赚了一百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