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 136 章

    年轻大夫的摇人行为使村长彻底放下心,再也没有异议了。

    义诊进行得并不是很顺利,学生们医术并不差,但是可以免费提供的药材有限,种类也不是很全面,他们只能竭尽所能,能针灸按摩就不用药,一定要用药也尽量用便宜的,最好是自己在野地里扯点草药就行的那种。

    不全是因为药材紧缺的缘故,这本来也是学生们要学习的内容之一。因为太医署日后主要服务于普通百姓,让他们不花钱、少花钱非常重要,如此贫寒百姓才有更多看病机会。

    百姓也没有异议,甚至更高兴。

    如果学生给他们开了好药,短时间来看自然高枕无忧,只是很多人的病不是三两日就能好的,而义诊只有两天时间,等到学生们走了,药也吃完了,他们该怎么办?

    倒不如现在这样,开的药极其简单普通,等到人走了,他们或自己去山上扯了药、或者拿着方子去药铺买来继续吃,总归压力都不大。

    李承乾还跑去问排队的百姓问题,拿着个小本本做记录:“你是哪个村的?叫什么名字?家里有几口人?除了种地还有什么收入?以前生病了怎么办?如果有一个药铺,大夫水平差不多就是这些大夫这样,药材比市面上便宜一半多,你们会去看病吗?”

    “真有这样的好事?”百姓听到他这么问,大都很高兴,“朝廷要开药铺了吗?”

    “可能吧。”李承乾也不知道李世民和太医署怎么打算的,所以含糊其辞,“那如果朝廷开设这样的药铺,你们会想去看病吗?”

    “小病还是不会去,但大病可能就去了。”其中一个百姓道,“去年冬天我阿娘病了,家里银钱不够治病,只吃了几副药就吃不起了,差点没熬过去。如果当时药材能便宜点就好了。”

    “是啊是啊,我一叔家的小子也是……”

    其他人也多有感触,谁还没有几个吃不起药耽误治病的亲朋好友呢?差点没熬过去还是轻的,至少最后还是好了,真熬不过去丢掉性命的都多的是。

    如果药材能便宜一点,他们也能多一点机会。

    这就是李承乾提议开办太医署的初衷,想要人人都能治得起病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减轻普通百姓看病的难度,让更多百姓有就医的机会。

    晚上义诊结束,李承乾也和孙思邈说起太医署在各地开办药铺的事,第一批学生眼看着可以毕业,这件事也该提上议程了吧?

    孙思邈却叹了一声:“署令向圣上提过,只是如今国库银钱不丰,圣上的心思都放在突厥战场上,短时间内恐怕开不了药铺。”

    李承乾皱了皱眉。

    隔了两天,工部的匠人按照李承乾提供的思路,把火炕琢磨得差不多了。先在农庄试着建了几个,试用效果很不错。

    李渊也前去看热闹,伸手摸了摸热气腾腾的炕,非常心动:“给朕也弄一个。”

    太上皇住的地方自然不会缺了炭火,李渊的房间整日也是

    暖融融的,但房间暖和和床上暖和是两个概念。

    之前李承乾给他弄了暖炉,用铜制成的壶具,装上热水,套上罩子塞进被子里,晚上就能睡得好一些,然而水总是会凉的,来回更换又会惊到睡眠,到了后半夜就不怎么舒服了。

    但这火炕就不同了,只要适当添加炭火,就可以保证一整晚都是暖和的,不比暖炉舒服多了?

    李承乾原本也想给阿翁建火炕的,不止阿翁,还有先生陆德明,他们年纪都不小了,这种天气最容易生病,病了也不容易好,少不得要仔细一些。

    只是火炕简朴粗陋,比不得床榻精致,还怕阿翁会不喜欢,没想到李渊自己倒主动要求,李承乾当然是答应了。

    后来他才知道,火炕也不是一味粗陋的,如果工部来的工匠愿意,也可以修得精致华美=-=。

    不过李承乾拦住了,还有那么多百姓呢,不能花大量时间在一个火炕上,李渊对此也深表赞同。

    李承乾让匠人去附近几个村教百姓建火炕,同时在报纸上公布了建造之法,同时说明了注意事项,也就是小心一氧化碳中毒之类。

    不过火炕设计了烟囱,问题倒也不大。

    这个冬天异常忙碌,朝廷忙着和突厥打仗,百姓忙着种冬小麦和烧砖盘炕,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对于百姓来说,这个冬天虽然忙了一点,但无疑是比较舒服的,而且很有盼头。

    百姓盼着来年的收成,李承乾也希望来年能大丰收,除此之外,他还翘首以盼前线的消息。

    李世民也知道李承乾惦记着,每每得了消息就会叫人告诉他,今天赢了一场战役,明天攻下一座城池,差不多都是捷报。

    杜荷表现也不错,跟在李靖身边立了不少功劳。

    过年后的某一天,李承乾在李渊的监督下撅着嘴练字。

    是的,过年时李渊回长安住了几天,过完年又回庄子上了。这回不是为了躲人,毕竟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就算现在住到长安,聪明些的也不会打扰他。

    只是李渊觉得庄子上住着挺舒服,有点舍不得乡村景致和他住了两个月的火炕,更重要的是还有心爱的小孙子说话做伴,再多住几个月也使得。

    而李承乾前几个月在庄子上玩得有点疯了,回长安时被李世民考校了一下,大过年被打了几个手板。

    当然,后来李世民就被李渊骂了。

    孩子固然没有好好读书,但又不是单纯玩闹,更多是为了百姓忙碌,说得上卓有成效。且李承乾只是进步没有从前大,但他生来聪慧,学得并不比一般孩子慢,只是李世民被惯坏了,居然还不知足,大过年的就打孩子,实在不像话!

    李世民:“……”

    好气哦,但不敢反驳。

    李承乾就得意了,仗着有阿翁撑腰根本不听李世民的话,很是好好过了一个年。

    但等过完年,他的好日子就结束了。李渊也不是一味惯着孩子的,撑腰归撑腰,私底下该鸡娃还得鸡。

    回了庄子上就和陆德明一起盯着李承乾学习。

    旁的也就罢了,李承乾读书读得快,但练字却不是聪明就行的,李承乾书法一向不好,最近一直被压着练字。

    李承乾最不喜欢练字了,苦着脸写了一会儿L,忍不住皱起小眉毛:“阿翁,我能不能休息一会儿L啊?”

    李渊看了一下时间,拒绝了他的请求:“时辰还没到,再写一刻钟。”

    “可是我手腕都酸了。”李承乾嘟着嘴撒娇,“我不出去玩,就是不练字了,我看一会儿L书行不行?”

    李渊还是摇头:“说了练一个时辰就得一个时辰,不能说话不算话。”

    李承乾一边写一边长吁短叹:“写字能看清楚不就行了吗,为什么一定要好看呢?”

    “字如其人,你是大唐的太子,如果写字不好看,不怕底下人笑话吗?”李渊道。

    李承乾抬起下巴:“阿翁都说了我是太子,谁敢笑话我?”

    李渊:“……纵然人家嘴上不说,心里也会这么想的。”

    “那也无所谓啊。”李承乾理直气壮道,“人无完人,就算我练好了字,他们也能找到别的地方笑话我,想要人完全不笑话是不可能的。”

    就像李唐现在贵为皇室,坐拥天下,在世家眼里不还是暴发户吗?

    当然李承乾也不喜欢世家就是了。

    李渊:“……你还有理了?”

    李承乾挺起小肚叽:“我向来都是很讲道理的,那我能不能出去玩一会儿L啊?”

    “你刚才不是还说只打算读会儿L书,不出去玩吗?”李渊无奈道。

    李承乾的小心思被发现,小小叹了一声:“好吧,那我读书也行。”

    李渊犹豫了一会儿L,狠下心摇头:“不行!说了练字就是练字。”

    李承乾一看就知道有门,正要再接再厉,李渊身边的大太监江忠仁拿着封信匆匆进来。

    李渊:“什么事?”

    李承乾手上动作放慢,悄悄竖起了小耳朵。

    “圣上,是陛下的信。”为了区分李渊和李世民,江忠仁还是像从前一样称呼李渊为圣上,称呼李世民则是陛下。

    李渊接过信看了,不由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仰着小脑袋问:“阿耶的信跟我有关系吗?”

    “嗯,世民说李靖大败突厥,突厥这次损失惨重,几年内都不能威胁我大唐了。”李渊嘴角忍不住翘起,突厥不仅是李世民的心病,也是他心里一根刺,如今也算是一雪前耻了。

    更重要的是大唐边境稳定,才能心无旁骛地发展内政。

    “李阿翁好厉害!阿耶也厉害!”李承乾欢呼一声,顺势放下了毛笔。

    李渊点点头,李世民早年还有点不着调,如今越来越有样子了,这个皇帝做得确实不错。

    他道:“你阿耶想问你,冬小麦种得怎么样,能不能预估一下收成,还有会不会误了之后的收成?”

    李承乾好奇道:“他问这些做什么?”

    提起这个李渊又是兴奋又是担心:“你阿耶的意思是,如果没有后顾之忧的话,他想再深入突厥,一鼓作气将之收服。”

    现在突厥只是损失惨重,到底还留下了根基,休养几年又能卷土重来。

    李世民当然不怕,他们有火炮,再经过几年休养,国内也该富庶起来了,不担心打不过突厥,但与其来回折腾,还是一次性解决最好,也免得留下后患。

    当然,如果李承乾这边的情况不支持,李世民也不会强求,一切还是以大唐为主,反正这次出兵的目的也达到了。

    李承乾闻言,起身往外面跑:“我这就去田里看看!”

    李渊:“……”

    不是天天看着田里情况吗,还需要特地跑去看?

    “哼!就知道找借口出去玩,改天一定要好好管教他!”李渊道。

    江忠仁:“……”

    圣上每次都放狠话,但耐不住太子殿下缠磨,每次到最后都会允了他出去玩,然后继续放狠话。

    你说的话我不信,你的孙子管不住。

    李渊不知道这太监在吐槽他,放了几句狠话,就施施然跟着李承乾出去。

    现在麦子还没抽穗,他倒要看看李承乾能看出什么。! 记住本站网址,Www.exxookxt.Com,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exxookxt.com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