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陈保离京(2 / 2)

同我仰春 理之光 3678 字 17天前

这个摺子,邓修翼不敢直接批红了,他走到大殿中间,跪下对绍绪帝道:「陛下,此折奴婢不敢批。」

绍绪帝抬眼看了一眼他,问:「什麽摺子,你不敢批?」

「工部左侍郎沈佑臣丶永昌伯卫定方和开封知府董伯醇的具名折。」

「递上来」

邓修翼躬身将摺子及票拟递给了绍绪帝,皇帝扫了一眼票拟标题,便开始读起奏摺。邓修翼垂手站在一边。

「混帐!」绍绪帝勃然大怒。

「陛下息怒!」邓修翼赶紧跪在了地上。但是他不知道皇帝到底在生气潘家年没有好好修堤,还是在生气董伯醇居然让黄河水灾死了五万人,还要再拨三十万才够赈灾,要知道之前户部已经拨银三十万了。邓修翼知道陛下还没有看到内阁的票拟,因为内阁的票拟有两签。

「这董伯醇是怎麽回事?明知开封城外有高地,为何不提前转移?还有这潘家年,在开封修堤四月,为何会用劣质土?」

果然,皇帝还没有看票拟。

「陛下」,邓修翼不得不回答皇帝问题,「内阁首辅和次辅亦有此两问。」邓修翼提醒皇帝看票拟。

只见皇帝开始看票拟,他伸手去拿,便看见了两签,然后便看了一眼跪伏在地的邓修翼。第一签是首辅严泰所拟,他认为,这根本就是董伯醇为了推卸自己没有关注到黄河凌汛,没有提前到下游凿冰通河,提前做好准备而造成的后果。黄河决堤如此严重,留在现场的沙土,都说不清楚到底是修堤之土,还是黄河水过留下的沙土。第二签是次辅袁罡所拟,他认为,黄河凌汛预警本来就难,而正是因为潘家年修堤时间那麽长,造成了董伯醇以为不会决堤。董伯醇是没有预料沙质土危害如此之大,少了预防,才至于这次灾情如此严重。

但是这次皇帝却没有骂人,「邓修翼,抬起头来。」邓修翼赶忙跪直了身子,看着皇帝,只见他悲伤地说:「邓修翼,彼等何以不能和衷共济,忠心事上乎?」

「陛下,此非内阁不和,实乃关键信息不能完全确认。」

「什麽关键信息?」

「潘大人修堤到底有没有用沙质土。若潘大人却用沙质土,则董伯醇非但无功,实乃大恶。若潘大人修堤确用沙质土,则董伯醇虽预防不足,但临时决断开城门,且防疫救灾得当,当为大功。」

绍绪帝看着邓修翼,突然想到沈佑臣和董伯醇其实都是河东士族,真不能排除他们联合的可能性。而卫定方前往开封是去弹压地方的,他不见得懂河工。绍绪帝不由点了点头。「可朝中除了河东便是江南,还有何人可去?」

「陛下,即便朝中有非河东和江南的人,都不适合去,当另寻陛下信重之人前往。」

「讲。」

「请御马监掌印陈保前往!其虽不谙文墨,但可携御马监知书内吏随行,专司勘校文书。且陈掌印久掌禁兵,威慑地方,足可令涉案人等不敢欺瞒。」

皇帝静静看着邓修翼,内监介入虽不合祖制,但外臣互相推诿,唯有借内廷之手打破僵局,圣祖时代,就曾用御马监掌印郑破监督地方军务。邓修翼的提议确实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但是,他没有想到邓修翼居然提名的是陈保。因为无论调查结果如何,只要有内监前往调查,都是一件功劳。邓修翼知道自己信重陈保。选秀事中,陈保对他这个司礼监掌印并不恭敬。邓修翼却还要把功劳送给陈保。他为什麽不提名自己前去?

邓修翼也看着绍绪帝,他知道在皇帝不说话的时候,他心里想的头绪就很多。他之所以提名陈保,倒还真不是为了陈保不在京时,自己可以渗透御马监,进而收服御马监。一则他不想掺合这样的事情,他已经是司礼监掌印,有功又如何?还能再升一品?二则,他想知道,陈保不在京时,如果自己还单骑出宫,还会不会有人杀他。如果依然有,那就是秦烈了。如果没有,秦烈和陈保都还脱不了怀疑。第三,陈保的御马监不是他一次可以吃下的,他需要很多件事情慢慢去磨掉皇帝对陈保的信任,经常让陈保出京做事,便可以慢慢疏离皇帝和陈保。但是他可以把真实想法告诉皇帝吗?不能。

于是邓修翼道:「奴婢蒙陛下信任,执掌司礼监,上任至今才五月有馀,前后至今受到御史弹劾二十七,科道弹劾四十二。科道弹劾多为『司礼监掌印干预外政,违太祖『内臣不得预政』祖训』『批红偏向江南,与严泰暗通款曲』等语,虽属空穴,却足令外朝汹汹。奴婢真心想替陛下去开封看看,但又怕去了之后,仍被言官弹劾,反而不美。奴婢非不欲往,实恐负陛下重托。陈掌印久为陛下信重之人,与外政无涉,持重公允。想来其调查结果,更能得外臣信服。故冒死推荐陈掌印前往。」

次日,邓修翼前往御马监传旨,陈保随即出京前往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