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 推荐(1 / 2)

第72章推荐

张中仪在婚事确定之初,便与秦英开诚布公地谈过,明确表示婚后不会与秦母同住。

秦英对此完全支持。两人住进了研究所分给秦英的房子。

张中仪搬走,周凤霞有点不适应,她只有张中仪一个女儿,女儿这一走,屋子里仿佛一下子空荡了许多。

张中仪也不舍:“妈,我这一搬走,家里就您和爸了。爸工作忙,应酬多,在家时间少,您也别把所有家务都一个人揽在身上,太辛苦了。有些活儿,该让爸搭把手的,就让他做。”

周凤霞闻言,点了点头:“我知道,我知道的,你不用担心我。”

说完开始数落起张光林来:“你爸,他眼里啊,就只有他的工作,他的那些人情往来。家里的大事小情,他什么时候真正上心过……”

这些抱怨,张中仪从小到大不知听过多少遍。

小时候,她其实不太明白母亲说的什么,只是本能地感受到母亲的不快乐。她会安静地坐在母亲身边,默默听着,试图分担母亲的痛苦。

后来长大一点,她明白了母亲在抱怨什么,便与母亲站在同一阵线,一起讨伐父亲,似乎自己这样做,母亲会高兴一点。

再后来,她开始尝试用自己学到的新观念去开解母亲,但母亲从未有过真正的改变。她也明白了,母亲只是需要一个情绪的出口而已,因此也就不提建议了。

张中仪心里一直很感激母亲,因为母亲从未因为她是女孩而有所亏待或轻视,反而将所有的爱与关注都倾注在她身上。然而母亲的诉苦,让她时常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和轻微的窒息感。

此刻,周凤霞说着说着,紧紧握着张中仪的手:“中仪啊你这一走,妈这心里头的憋屈,这满肚子的话,以后跟谁说去?”

张中仪连忙反握住母亲的手,安抚道:“妈,您看您说的,我又不是不在省城住了。研究所离咱们家也不算太远,您要是想我了,我立刻就回来看您。咱们还是能天天见着面的,您别胡思乱想。”

但说完后,张中仪觉得,她不能老让母亲的情绪影响自己的情绪。

不可否认,她爱母亲,感激母亲,但不能替代母亲去面对和解决她的问题。

她既然可以与秦英的关系中建立边界感,那么也可以在与母亲的关系中建立边界感。

-

张光林总算找到机会请林颂吃了顿饭。

除了叙旧外,有个情况,他要跟林颂透个底。

“谭厅长,”张光林吐出这个名字,“很可能会私下找你聊聊。”

“谭厅长要见我?”林颂有些惊讶。

“嗯。”张光林点点头,眼神里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感慨,也有一丝难以置信,“据我所知,是刘兆彬向上面推荐了你,担任六五厂的副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