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告状
领导小蜜是职场常见的风景。
林颂的观点是,只要不蹦跶到她眼前,不碍着她的事,她懒得浪费精力去关注,大家各有各的活法。
但蹦哒到她面前——职场上锉磨一个人的方式可太多太多了。
林颂钟情于最简单、最朴素的方式,就是工作。请干到死。
林颂立刻召开了工会全体会议。
“同志们,陈书记对我们工会寄予厚望。这次评选,不仅是展示我们六五厂工人阶级精神风貌的机会,更是对我们工会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林颂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最后在苏慧身上刻意多停留了一秒。
看得苏慧下意识挺直了背。
“书记特别强调,”林颂加重了语气,“要注重培养年轻力量,给年轻人压担子,让其在实践中快速成长。苏慧同志——”
苏慧猛地抬起头。
“书记点名,让你作为核心成员,全面参与此次案例的策划、调研和撰写工作。这是组织对你的信任,也是难得的锻炼机会,希望你珍惜,不要辜负书记的期望。”
“是,林主席。”
苏慧有些激动,她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凭借这次机会脱颖而出,离那个工会主席的位置又近了一步。陈书记果然是在为她铺路!
然而,她的兴奋还没持续到会议结束,就被林颂接下来的具体分工砸懵了。
“案例的成功,关键在于前期调研的深度和广度。”林颂摊开一份她刚刚拟定的、细致到令人咋舌的工作计划表,“苏慧同志,你年轻,有精力,学习能力强,前期调研这部分重担,就由你主要负责。”
她开始逐项布置,语速不快,条理清晰:
“第一,全厂十二个主要车间,每个车间至少访谈五名不同工龄、不同岗位的职工,包括一线工人、班组长、技术骨干,最好还能采访到一两位退休的老劳模。访谈要有记录,有重点,挖掘具体事例,不能流于形式。这是基础素材,三天内完成初访,提交访谈纪要。”
苏慧拿着笔的手开始有点抖。
十二个车间,六十个人?三天?
“第二,厂里近五年来所有与职工文化生活相关的活动记录、总结报告、甚至黑板报稿、广播稿,都要梳理一遍,提炼亮点,找出脉络。档案室那边我已经打好招呼,你可以随时去查阅。这部分资料梳理,同步进行,五天内形成摘要报告。”
五年的资料?苏慧感觉呼吸有点困难。
“第三,基于前两步的初步成果,你要构思出至少三个不同的案例切入角度,并分别写出初步的框架提纲,阐述每个角度的优劣势和可行性。这是考验你思维能力的关键一步,一周后我们一起讨论。”
林颂合上文件夹,看向脸色已经开始发白的苏慧,语气温和:“任务确实比较重,时间也紧。但书记说了,年轻人就要多锻炼。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向张大姐或者我反映。张大姐——”
了?可以跟组织反映。如果是能力问题(),??膉??晛恎?()?[()]『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迎头赶上才对。可不能有畏难情绪,辜负了陈书记的期望。”
林颂一口一个“陈书记的期望”、“组织培养”,把苏慧所有诉苦的路都堵死了。
苏慧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她难道能直接说“陈书记是我靠山,你不能这么使唤我”?
她憋着一肚子委屈和怨气,找了个机会,偷偷溜去了陈书记办公室。
她红着眼圈,把自己这段日子受的累说了一遍,末了带着哭腔问:“书记,这锻炼到底要到什么时候啊?林主席她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
陈书记没有流露出对林颂做法的不满。
首先,林颂的所作所为,在明面上完全符合他培养年轻人的指示,挑不出任何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