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变局将至(1 / 2)

魏晋不服周 携剑远行 5510 字 4小时前

第242章 变局将至

自从那次在东宫举行的宴会后,司马炎便不再提立太子的事情。之前异常坚决的态度,似乎突然之间就发生了软化。

不再提立太子,自然也不会坚持将司马衷这个嫡长子推出来。这一轮,貌似是朝臣的意见占了上风。

然而,司马家用非常规手段上位,根基并不牢靠。再加上开国没几天,所谓「开国皇帝」司马昭就挂了,所以朝堂是不可能平静下来的。

只要利益分配无法让大多数权贵满意,那麽世家大户们与司马家争夺权力的步伐,就不可能停下来。

果不其然,几天之后,朝会召开的时候,司马炎在没有跟任何重臣通气的情况下,提出「天下大选」的建议,让朝臣们讨论。

所谓「天下大选」,按司马炎的设想,便是在晋国全国范围内选拔人才。

新朝新气象嘛,曹魏的老登下去了,自然会空出很多位置来。这时候新皇帝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人才,倒也合情合理。

这个建议,无人反对,或者说无人敢反对。这时候站出来,就是跟全天下还没当大官的人为敌,打击面太大了。

然而,关于怎麽选拔人才,司马炎是有想法的。

按他的意思,就是皇帝亲自任命「中正官」,到各州各郡去给本地人才定品,然后任命一个二品的「总宗正」负责,在洛阳对这些定品后的人才进行审核。

甚至不排除当面考核!

至于专门管这件事的司徒要做什麽事,对不起,没有提,大概就是到时候再说。

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

人才选拔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往常都是各州推举本地的中正官,由朝廷点个头就行了,并非是朝廷亲自任命。

这里头的利益纠葛自然是不难理解。

中枢下派的官员,很多都是执行皇帝意志的,不管怎麽作假,等回洛阳后,皇帝有的是办法收拾他们。

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牵制的。

然而地方推荐中正官,朝廷点头同意或者否决,这就有点变味了。

司马炎现在就是想将中正官任命权抢回来。

然而他失望了,朝中支持司马炎意见的人,要麽说不上话,要麽乾脆不同意。

双方争执的焦点,很快就从「要不要天下大选」,转移到「中正官任命权」的争夺。

司马炎再次感受到了那种根基不稳,手脚被人捆住的无奈。

圣旨迟迟无法通过中书省的盖章确认,让他头发都白了好些。

这天没有朝会,在洛阳宫御书房办公的司马炎,将一个年轻人请到了这里。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在登基时要求见「先帝」,完全不给他面子的张华。

在那之后,张华自请辞官,在洛阳闲居已经多日。

今日张华被宫中的宦官请到御书房,是因为什麽事情,不言自明。

「张爱卿,朕有些事想拜托于你,不知道你能不能帮一帮朕呢?」

司马炎面色平静询问道。

皇帝询问一介庶民,即便是语气再谦和,也不是庶民可以拒绝的。

张华现在没有官职在身,能被司马炎叫到皇宫,已经是受到了极大的恩宠。

他若是拒绝,那便是不识抬举了。

果不其然,张华跪下给司马炎行了个五体投地的大礼道:「草民谢过陛下恩典,陛下若是有事,草民万死不辞。」

「爱卿言重了。」

司马炎走上前来,将跪在地上的张华扶了起来。

二人落座之后,司马炎这才看向张华叹息道:

「近期要开特选,在全国范围内徵召各种人才。这九品中正制,相信爱卿应该也明白是怎麽回事,其中牵扯太大,朕亦是无可奈何。

朕是想让你担当坐镇洛阳的大宗正,兼任黄门侍郎,在朕身边听用。

至于司徒府派人来对你指手画脚,你可以当做听不见,不必理会。」

司马炎脸上的表情异常认真。

没想到张华却反问道:

「洛阳的大宗正不过是覆核地方上宗正官呈上的定品名单,看似位高权重,实则查漏补缺而已,限制很大。

陛下若是无法委派宗正官去地方州郡,仅有微臣在洛阳办事,恐怕……效果不会太好。」

张华一针见血就指出了司马炎计划里的漏洞。

查漏补缺确实很好,但如果初选的人都是烂番薯臭鸟蛋呢?

那样的话,一切都是白费。

「张爱卿说得不错,可这也是朕能争取到的最好条件了。

朝廷派遣中正官到地方定品,这是光武帝刘秀也做不到的事情。」

司马炎叹息道。

这一块权力,牵扯实在是太大了。

即便是千百年后,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异地为官都是基本准则。由此可见这一块的阻力有多大。

地方中正官只能选本地人,表面上是用了「本地人最知道本地人才如何」的藉口,实际上还是中枢与地方博弈后的妥协产物。

真要强改,真会分分钟给皇帝闹个兵变民变什麽的。到时候所有人都不体面,实在是没必要闹到那一步。

「陛下的难处,微臣知道了。

微臣会尽力而为的,办不好这件事,这个大中正微臣也不当了。

请陛下放心。」

张华信誓旦旦说道。

司马炎点点头,稍稍心安。

张华离开后,司马炎心烦意乱,在洛阳宫内四处闲逛。

忽然,他感觉这座宫殿好冷清啊,就如同一座空着没住多少人的监牢一样。

「朕,是不是应该充实一下后宫呢?」

在洛阳宫内迈步的司马炎忽然自言自语了一句。

但很快,他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就算想在全国广选秀女充实后宫,现在也不是时候。

他现在连政令都无法随心所欲的颁布,要是再广选秀女,只怕自身处境会更加不利。

「这皇位啊,没有军功是不行的。

朕要是能灭吴,今日便不会有任命中正官都被阻挠之事。

看来是要筹谋灭吴了。」

司马炎又是自言自语了一句。

灭蜀虽然不是司马昭亲自领兵进行的,但终究是他策划部署的。

所以司马昭改朝换代,遇到的阻力很小,也就是一个想分大饼的司马孚罢了。

但到了司马炎这里,秘不发丧登基也就罢了,关键是没有军功傍身。

说实话,群臣皆是口服心不服,将其看做强化版本的「儿皇帝」。

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也是这麽想的。

可是灭吴又谈何容易!

司马炎长叹一声,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憋屈感。

来到后宫,司马炎去司马衷居住的院落,看望前几日因为「表现不佳」被自己冷落的这位嫡长子。

悄悄的进来,不让任何人去通传,司马炎来到书房,然后就看到司马衷趴在一份竹简书上睡着了。

至于这篇文章他看进去没有,看了多少,司马炎都无从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