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双喜临门,两只饺子都吃完(2 / 2)

当地中海舰队的船在泰基尔达靠港时,岸上原本绝望的布国陆军士兵都沸腾了。布国人甚至还和意呆利人发生了内讧,为了争夺谁先走的机会,甚至出现了互拿冲锋枪扫射的火并事件。

事件导致了数百名布国士兵和意呆利士兵的自相残杀伤亡,差点儿激发大规模哗变。最后还是伊恩.汉密尔顿上将亲自出面,承诺撤退运力由布国人和意呆利人七三开分配,至于澳新军团和阿三士兵就只能等后续了。

最后,3艘前无畏上被塞得满满当当,几乎超载,本来船员只有不到800人,运走的士兵却往5000人塞了,把装补给装燃油其他杂货的空间全部腾出来,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一样。

3艘前无畏就塞了1万5千人,还有10艘1880年代末期造的老式防护巡洋舰,每艘也塞了平均2000人,连驱逐舰都塞了1000人丶扫雷舰塞300~400人。

一共大大小小23艘军舰,塞了足足4万7千人,还有随行的一些运输船,也塞了超过1万5,加起来总共6万3。

看起来,这种海路撤退居然是可行的。

绝望中的布军竟升起了一丝意外的希望。

但很可惜,这种希望也就到此为止了。

在装完人返航的时候,12月30日夜里丶以及12月31日的凌晨,意外就发生了。

他们来的时候还好好的达达尼尔海峡,回去时变得水雷遍布。

「阿尔比翁号」前无畏舰和2艘1880年代末防护巡洋舰当场触雷,爆炸沉没。

其他船甚至没有救人的想法,因为根本没法救,所有的船都塞满了。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慢慢扫雷扫出去,让其他大船先撤回马尔马拉海,别堵在达达尼尔海峡里。同时,让海峡出口外的扫雷舰也往里扫,双向奔赴。

但是很快,仅仅几个小时后,布国人就绝望地发现,德玛尼亚人并没有给他们留慢慢扫雷的机会。

布国人的反应,早就被鲁路修长官预料到了,鲁路修也早在几天前就通知己方的黑海舰队做好准备。

所以当12月31日天亮之后丶布国撤退舰队从达达尼尔海峡退回马尔马拉海,

正在犹豫是回泰基尔达港丶还是就在海峡口徘徊等待时。

德玛尼亚人帮他们做出了选择:不用犹豫了,直接去海底等吧。

「不好!是德玛尼亚人的『毛奇号』战巡和丶『戈本号』战巡!他们什麽时候从博斯普鲁斯海峡开进马尔马拉海的?」

这个问题有什麽值得问的麽?博斯普鲁斯海峡是奥斯曼人控制的,「毛奇级」战巡当然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怎麽可能给布国人慢慢扫雷的机会!

「轰轰轰!」

280毫米的舰炮,朝着前无畏舰和老式防护巡洋舰发起了屠戮式的轰击。

绝望的布国试探舰队只能满载着好几千人向敌人反击过去,或是试图夺路逃跑。

乱战中,甚至有布国战舰直接打起了白旗,想要投降,因为船上人实在太多了,一艘前无畏都塞了5000人塞成沙丁鱼罐头了,还怎麽打仗?随便一发炮弹就算没击穿主装,至少都是炸死好几百人的存在。

但因为太混乱,加上清晨天刚亮视野不好,个别打白旗的也没被看见,混乱中德舰继续疯狂开炮。

「邓肯号」和「阿尔伯马尔号」先后被累计十馀枚280毫米穿甲弹命中,每一炮都会在穿甲之前先掀起一阵肉雨和血浪,

这些前无畏舰现在就跟卖挂票的坦克一样,从铁包肉变成了肉包铁。

很快,两艘前无畏就在剧烈的爆炸中,被「毛奇级」战巡送入了海底,每船5000人几乎团灭。

最终,战斗在上午9点前就彻底结束了,清点损失,布国总计损失3艘前无畏丶10艘老式防巡丶4艘驱逐舰丶7艘扫雷舰,总计24艘作战舰艇。还有6艘5千吨级的运输船。

布国海军官兵丶民船水手总计战死丶溺毙5500馀人,随船炸死丶溺毙撤退陆军6万3千馀人,总计6万8千人在一个上午之内葬身鱼腹。

海峡以外的地中海舰队剩馀主力,在得知探路舰队的惨状后,也彻底偃旗息鼓了。

不过此次唯一的收获,就是他们已经彻底掌握了敌人的一项军事科技情报:百分百确认,德玛尼亚人能够用飞艇空投布雷,而且布的不是漂雷而是锚雷。

再加上之前的情报显示,德玛尼亚人的新技术可以非常高效率丶高稳定性地扫除锚雷。

两相迭加之后,布国海军此战回去,将以孤注一掷的科研努力,去复刻德玛尼亚人的锚雷扫除工具。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敌我双方的锚雷都化作废铁,从此重新拉平双方的技术差距。

考虑到鲁路修搞的刮底式扫雷链技术难度说穿了并不大,在布国人这样吃亏卧薪尝胆拼命的情况下,应该很快就能破解了。

水雷战的效果未来会暂时进入一个低谷,双方的水雷威胁都会降低。除非哪一天双方都再发明出新的水雷引信,比如声控起爆的水雷,或是磁性引信起爆的水雷。

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的水雷战肯定是非接触式引信的天下。那种需要直接撞到才会炸的雷,终究是旧时代遗留的产物。

……

水雷科技和扫雷科技的对抗进步,那都是后话了。

眼下且回到伊斯坦堡正面战场。

随着12月31日上午,布国撤退船队被「毛奇号」和「戈本号」战巡堵在马尔马拉海里,以零战损单方面虐杀后,依然留在包围圈里的布国残军,终于士气彻底崩溃了。

一开始伊恩.汉密尔顿上将还想封锁消息,不让普通军官和士兵知道撤退友军的惨状。

但这种封锁尝试,在当天下午彻底失效了。

因为下午2点钟的时候「毛奇号」和「戈本号」战巡,出现在了泰基尔达港以南的马尔马拉海海面上,并且在距离海岸线大约16~18公里的距离上停下,随后就对着岸上的港区和待撤部队集结地发起了炮击。

德玛尼亚战巡的280高爆弹落在港口上的时候,布军的战意终于彻底崩盘。

无数士兵跟疯了的没头苍蝇一样惶恐乱逃。

「天杀的狗国王!天杀的狗首相!天杀的狗大臣!那些蠢货只会让我们白白送死!」

「要救布列颠尼亚必须把那些狗国王首相大臣统统杀掉!」

在无数哗变士兵的怨愤中,远征军总司令伊恩.汉密尔顿上将居然被乱兵直接杀死。

最后乱兵竟拥戴着那名意呆利军的主将,让他作为代表向德玛尼亚人投降。

那名意呆利将军战战兢兢,半推半就,就向着鲁路修投降了。

鲁路修听说后,别的倒也没什麽,只是觉得有点刷成就没刷全的惋惜。

「草,本来还能多接收一次远征军总司令的投降,结果居然被自己人乱兵杀了。

这不抢我的军功和人头吗!也不知道总参谋部和皇帝那里评估军功的时候具体怎麽算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