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结交斯柯达(1 / 2)

第99章 结交斯柯达

目前鲁路修和史蒂芬.布里安次长谈的一切条件,都还只是一份私下里的草案,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

充其量算是一份还没签字的秘密谈判备忘录,商后再拿回巴里亚丶鲁普雷希特公爵点头后,

才有约束力。

当然,事情也没复杂到需要德玛尼亚皇帝批准的程度。因为德玛尼亚帝国派兵增援盟友奥国丶

这个大方向皇帝和国会已经敲定了。派出巴里亚系为主的部队增援奥国,这也是定了的。

后续差异只是在于「巴里亚到底出多少兵丶部队的使用和部署具体怎麽分配」这些细节,这都在鲁普雷希特公爵个人的自由裁量权范围内。

谈妥之后,鲁路修就拿着布里安的要求,准备坐火车回德玛尼亚了。

费迪南德.保时捷得到了鲁路修的点拨,则专心致志地开始闭关,鼓捣他的「柴油机动力半履带牵引车」设计。

保时捷此前已经为大功率重炮牵引车投入了几个月时间了,所以车体结构和其他一些设计草案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这次也不算是从头开始,只算是图纸大改,因此也不用太多时间。

保时捷自己估了一下,两个月内应该可以完成新设计,并且试产出样品,三个月之内可以小批量试流几十辆。

最后,在正式离开奥国之前,斯柯达公司的人,还在保时捷的牵线搭桥之下,派了几个相关负责人,都来到维也纳,设宴和鲁路修短暂会了一下,大家都混了个脸熟。

在宴会上,鲁路修也非常热情,给斯柯达的众多技术负责人丶业务负责人都送了重礼,结个善缘。

仅仅一晚上的时间,就有三位客人,给鲁路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斯柯达的海军装备研发部负责人,维吉尔.波普。此人负责奥国海军的火炮技术要求规划,当初正是他提出了在「联合力量级」战列舰上,上三联装主炮塔。

三联装主炮塔不是那麽容易搞的。

即使不考虑后来的远场精度问题丶炮弹间激波和湍流干扰问题,

在1910年以前,当时世人连三联装炮塔的炮口风暴问题丶三根管子如何独立俯仰的问题,都没法解决。而这两个关键问题,正是维吉尔.波普攻克的。

维吉尔.波普为此专门设计了「摇篮式」炮架结构来让三根管子独立俯仰;还通过调整炮塔结构丶规划了新的炮口焰导流泄压路径一一可见他不仅仅是个会定指标提要求的技术官僚,也是实打实会指导攻克具体技术难关的。

除了维吉尔.波普,鲁路修结交的另一位技术牛人,名叫奥托.冯.格鲁勒,他是斯柯达的老牌火炮工程师,资历更老,但并不太懂海军事务,是陆炮起家的。

当初维吉尔.波普解决三联装海军炮塔的结构问题后,剩下的新式管子的设计生产,就交给奥托.格鲁勒完成了,他俩也是跨部门合作了多年的老同事。

鲁路修认识的最后一位客人,就不是什麽技术大牛了,只是个游戏人生的混子,名叫库尔特维根斯坦,是个奥军炮兵上尉。

此人是80后,83年生人,比鲁路修还年长9岁,如今都32了还只是个炮兵上尉,可见也不是什么正经职业军人,也是战争爆发后才半路被徵召入伍的。

不过,一个刚入伍半年的人,能担任上尉炮兵连长,肯定还是家里有家底的一一这位库尔特维根斯坦的老爹卡尔.维根斯坦,当年曾是奥国的钢铁大王,是波西米亚钢铁厂的老板。

十五年前,老卡尔退休的时候,意识到儿子们都不是做生意的料,就趁着奥国国防部牵头成立「奥匈联合钢铁公司」的机会,把波西米亚钢铁厂卖了,变现后转移存到了隔壁的瑞土。但是还在奥国这边不少公司,持有了一些股份,成立了一个信托。

当年维根斯坦家族卖钢铁厂的时候,奥国官方一下子拿不出那麽多钱,还是靠奥国信托银行找到罗斯切尔德维也纳分行融资认购。

后来又过了几年,斯柯达进一步做大丶并且被奥国官方注入了国有股,斯柯达又把奥匈联合钢铁公司兼并了。

维根斯坦家族当初出卖自家钢铁厂的时候,只是让出了控制权,但还保留了少量股权没卖完,变成了小股东只分红不参与经营决策。

斯柯达兼并时,他们手头的股票自然也被置换成了新母公司斯柯达的股票,这麽算来,维根斯坦这个钢铁大王家族,至今还算是斯柯达的一个微不足道小股东。

也正因为家族拥有斯柯达这个奥国造炮大王的股东身份,战争爆发后,库尔特有心从军,在短暂的军事训练和部队历练磨合后,就被快速提拔到上尉丶炮兵连长。

实际上嘛,此人就是个公子哥儿,到军队里逃避现实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