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段时间总是说,现代战争是炮战。」马丁打了一个哈哈,提及科曼之前的将军语录。
「长期战争的话,确实是炮战。」科曼承认自己之前的言论,尤其是想起来了二十一世纪的几场战争,现在战争果然是炮战,将军说得对啊。
北约国家提供的灭俄神器,在高强度冲突当中也没怎麽样。
完全符合我不上战场永远天下无敌的概括,豹二也飞炮塔,爱国者也被点名,除了便宜的无人机之外,果然还是大炮最可靠。
叙利亚和以色列还真挺适合炮战的,只要叙利亚以后能够有大量五六十公里射程的火箭炮装备,足以和以色列互相伤害了。没看到哈马斯火箭弹都能把以色列搞得很狼狈麽。
「不过说实话,以我在奥地利所看到的,犹太人似乎很受同情。」阿兰提及自己和美军士兵,以及奥地利本地人的对话。
「奥地利人现在装什麽好人,好像迫害犹太人没他们一样。现在战败了,就和他们奥地利人的元首切割?」科曼鄙夷的评价,美国那是有可能的,奥地利人这麽说,那不是鳄鱼的眼泪?
不过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的时间,犹太人确实是不约而同在各个国家都收到广泛同情,哪怕是东方大国正在激烈战斗的双方,也对以色列表达了同情。
除了阿拉伯国家之外的国际社会,都是这个态度。
但也仅限于第一次中东战争,这之后以色列就不在被同情了。
冷战的大部分时间,以色列就是御用反派,和白人南非,常公的诈骗岛坐一桌,并称为世界三大孤儿,人憎狗嫌的国家,长期被封锁,哪怕是欧洲国家也和以色列保持距离。
至于第三世界国家,不结盟运动由许多亚非拉国家组成,其中穆斯林国家和与阿拉伯世界关系密切的国家占很大比重。因此,该运动总体上持亲阿拉伯丶反以色列的立场,将以色列视为西方帝国主义的前哨。
长期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其实是法国。以色列早期空军主力飞机都是法式飞机。但显然因为叙利亚的原因,法国不可能和另外一个世界的法国一样了,就算不支持叙利亚,也不会支持以色列。
本次中东战争结束之后,科曼就考虑引领法国去叙利亚开采石油,虽然手中有白虎油田供应法国的石油需求。
但白虎油田的产量不足以覆盖缺口,法国的石油缺口还在五百万吨左右,此时和苏联之前签订的贸易协定还没有结束,但总会结束的。
叙利亚虽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产油国,和波斯湾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不能比,但覆盖法国的需求还是不难的。这一次战争结束,法国就可以通过军事援助等办法,换取叙利亚的开采许可。
至于阿尔及利亚的油气资源,但没有确定搞定反法势力之前,最好是不要去动。苏联不是好东西,美国也不见得有多好。
至于以色列那啥都没有的国家,法国还是离远点比较好。
停火期的交战各国,并没有马放南山,至少以色列和叙利亚没有这样,拿到了美元的以色列,在捷克斯洛伐克订购了五万把毛瑟步枪和MG34通用机枪,这些武器正通过空运和海运运抵以色列。
至于叙利亚,则接受了一批弹药,这不是巧了麽?叙利亚使用的步兵武器也是毛瑟,除了赠送一批子弹之外,法国确实没有多给叙利亚进攻性武器,就是整船的地雷,下放到营连级的电台。
至于其他阿拉伯国家,英国确实还没有熄灭对世界帝国的渴望,顶着美国的压力为约旦和伊拉克联军补充了武器消耗,以及空军使用的飞机。
有英国顶在前面,法国的行为就显得十分冷静和克制了,成功应付了美国所谓的激化局势的担忧。
激化局势这话美国说出来就显得可笑,通往西柏林的铁路现在越发的不通畅,到底是谁在激化局势美国人就心里没点数麽?
六月十八日,美国宣布发行德国马克,代替之前德国流通的帝国马克,在合并的西占区流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