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优势在我
小财靠卷,大财靠抢,阿拉伯人不能允许圣城耶路撒冷在内的阿拉伯人土地,被美苏两国直接划分给以色列。
报仇不隔夜的阿拉伯各国,纷纷按照自己的利益发动了进攻。
其实叙利亚军队算是各个参战国当中相对比较乾净的,埃及和约旦出兵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直白点说就是以色列吞并巴勒斯坦不行,自己吞并巴勒斯坦,行!
正是因为有吞并巴勒斯坦的野心,埃及和约旦才长期收留巴勒斯坦难民,因为在他们眼里,巴勒斯坦人本来就是埃及人丶或者是约旦人。
像是伊拉克和叙利亚两国,则是真的因为阿拉伯民族的尊严,出兵加入到这一次战争当中,本身则不是战争的直接相关方。
战争爆发,尤其是叙利亚军队之前还是法军的属性,对阿尔及尔最大的影响就是,前战友们的进攻能够达成目的?这可以进行一次兵棋推演。
要知道阿尔及利亚法军名义上只有四个师,但生产建设兵团还有十四个师,这都没有把还在建立当中的三个铁道兵师算进去。
所以阿尔及利亚法军总兵力,其实应该是二十一个师四十万官兵的庞大军事集团,和一九四五年的法兰西第一集团军规模一致。
其中大部分兵力,尤其是属于生产建设兵团的十四个师,就是第一集团军原部队。
这个数字比法国本土三十万法军,加上六万驻德法军的欧洲法军兵力还要高。
这麽多部队和叙利亚军队,在原来都属于同一支集团军,得知中东战争爆发了,当然迅速就成为了阿尔及利亚法军的讨论核心。
曾经并肩作战的感情还没有这麽快消散,不少法军的指挥官和还和叙利亚军队的指挥官保持着不错的私交。
至于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关系?那关他们什麽事?经过了一番暗中观察,科曼笃定,至少目前海外省的法国军官,是倾向于叙利亚军队的。
阿拉伯联军缺少重装备,虽然英法都遗留了一些载具,但不足以让阿拉伯军队出现快速行军的效果,战争虽然在第一时间开始,但目前的公开消息还没什麽战果传来。
「从目前巴勒斯坦周边各国的军事实力来说,名义上战斗力最强的应该是约旦的阿拉伯军团。」卢卡尔跟着科曼打探了半天消息,也感觉到自己的长官对这一场刚刚爆发的战争有兴趣,不然会这麽偷偷摸摸的麽?「总兵力上,埃及则占据优势。」
「阿拉伯军团还存在英国指挥官,不过约旦也只有这麽一支军队能打。」科曼回答道,「虽然叙利亚军队,在隶属于第一集团军的时候,也不能说打过什麽硬仗,都是在亚平宁半岛和义大利军队作战,但隶属于第一集团军的时候,德拉贡上将并没有另眼相看,那是正规军的待遇,我相信叙利亚军队肯定比埃及军队表现好。」
没打过硬仗确实是真的,因为盟军统帅部的原因,在进入德国境内的时候,非马龙派的师都被禁止在德国境内出现。
同样英军也不能让英印军团进入德国境内,法军的殖民地军队没有在德国作战过,马龙派都是法国好不容易争取的,因为除了第一集团军之外,法国手里没几个法国人组成的部队。
可在义大利就不算打过世界大战了麽?叙利亚军队也是作为法国正规军,参加过义大利战役的。肯定比埃及丶伊拉克这些国家的军队强,最重要的是,叙利亚参加世界大战的老兵多,超过十万人。
科曼倒是认为,叙利亚军队应该在阿拉伯国家当中表现的最好,但以色列那边麽?
以色列也有参加过东线战场的犹太军人,史达林本人对境内的犹太人十分警惕,在他领导苏联的时期,并不介意犹太人移民以色列。
以色列军人的战斗力不容小视,相信此时,莫斯科和华盛顿,也在第三方角度,凝视着这一场战争的走向。
科曼觉得德拉贡上将给叙利亚留下的军事遗产有用,事实也证明,确实有用,叙利亚在另外一个世界的第一次中东战争,就是一个小透明。
在参战的阿拉伯国家当中出兵倒数第一,也没什麽战果,纯粹是一个配角。
但在科曼所在的世界当中,叙利亚为这一次战争进行的准备,则是最为充分的,启用了戈兰高地防线,派出了一个步兵师,一万七千人的远征军,沿着黎巴嫩一线向南进攻,战略目的是在特拉维夫和埃及王国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