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谁能说这不是磨砺道心呢
仙府天籙的解籙箴言,既是三清仙门两千多年仙誉背书的权威真理,同时也是三清仙门得以独领天下的关键所在。箴言的重要性,时至今日可谓人尽皆知的常识。
然而仙府箴言,很多时候是不能直接拿来用的,而且越是与仙府经略的具体内容相关的,箴言往往越是晦涩弯绕。
例如默离仙府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若不结合实地情况,没有第一批寻仙之人以惨烈伤亡来总结经验教训……正常人谁会想到,探仙府时要以蜡丸封耳,再以星螺传音?
天师阅读天籙,从中解读出关于仙府的箴言,其实本就是件勉为其难,牵强附会的事情。纵使外人看来解籙的过程似乎平平无奇,就只是一众天师对着一册仙府典籍终日冥思不语,偶尔狂发癔症……
实则,天师解籙,就如同在狂暴的波涛中,驾驶一叶扁舟,用一根钓竿去钓怒涛下的巨鲸。
而最终的解籙箴言,其实就是那巨鲸被渔夫激怒后,劈开海面时崭露的巍峨鳍影。
天师在万般惊惧中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而后数位天师将记录融合汇总,如盲人摸象般拼凑轮廓,再翻译作人类的语言,便得到了最初的箴言。
这些箴言往往是含糊不清的,模棱两可的。可若有人对箴言的内容困惑不解,向天师再加质询,也只会得到更加晦涩难懂的解释。
因为天师们也真的只知道这麽多了。
真正让箴言得以致用的,其实是各地定荒府的引谶司。所谓引谶司,顾名思义就是接引上师的谶语,看似只是个上传下达的职司。
但各地定荒府,经略辖区内的重要仙府时,其实都要依赖引谶司的官吏们,以箴言原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最终拟定出可执行的经略方案。
这当然是个辛苦活儿,做得好了是三清天师高屋建瓴丶箴言无有不中;做的不好自然是引谶司无能,以至误解箴言……
而大府尹如今这开门第一课,却俨然是在兼任引谶使一职,突出一个坦率务实能扛事。
「自五年之前,仙府天籙中浮现出第一道关乎忘忧的涟漪至今,天师共解读出箴言十三道,分别预言了仙府之名丶现世之地丶上下承接丶先发异兆,然后便是仙府的境界限制丶试炼分类丶风险等级丶限额与沉寂周期等……当然最重要的——经略要诀。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忘忧仙府是濯泉仙府的前置,而后者关乎邛州乃至天下百年气运变迁。因此,纵然只是一座前置仙府,也要邛州以举州之力应对。而三清仙门也给了大力支持。
「从分类来看,已确认忘忧仙府是合作共赢类,所以州府便提前召集人手,组建寻仙团队。首轮确认是十二人,分为核心四人,辅助八人。若首轮经略不成,再由次轮十二人顶上……但那时候的核心成员就未必都来自邛州了。
「至于风险等级,仍是二阶不变,所以除非有人不知好歹刻意寻死,否则并不至有生命危险。但风险不等于难度,不会死更不代表活着就比死了要好。该有的警醒仍需要有。
「最后便是你们最要关注的经略要诀:依三清天师最新发来的箴言,忘忧仙府的要诀在于『忘则心溺,忧以性明』,忘忧忘忧,实则是忧在忘先。」
此言一出,乌名尚在沉思,却明显感到高台下的情绪有些许不稳。
但辛泽却全然不加理会,又说道:「而以忘忧二字来统筹解读,此次仙府内很可能是一片极乐太平的蜃景幻境。身处其中,你们将体会到许多现实中难以体会,乃至难以想像的快乐……但你们切不可沉溺其中,要时时警醒。
「相较于一般仙府试炼,忘忧仙府的试炼显然更侧重道心层面,因此之后这段时间的集训主题也将是道心磨砺。较之一般修行,磨砺道心的过程会很辛苦,还望各位做好准备。」
说完这些,辛泽便走下高台。
而大府尹一走,下面顿时有人轻笑出声。
「哈哈,大府尹是不是说错了?这诸般修行中,道心磨砺不是最轻松的吗?」
乌名闻言,不必回头,便听出那是坐在后排的一位老熟人,百剑楼的肖剑。
靠着门派长老们的呕心沥血,肖剑最终是以战功榜第五的成绩,堪堪跻身到了首轮行列。而这对于几乎要滑落出上品行列的百剑楼而言,可谓是近三十年来都难得一遇的大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