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总结,争议回顾,十一月展望(求月票)
真是不平静的一个月啊……
总结一下更新情况:这个月只请假了一天,加更超过20次,还有个番外,一共是25万字。
当然,我知道还欠大家的,所以会在十一月慢慢还。(历史的债务从不会消失,只会累积……)
然后完整地说下之前争议情节的始末。(那几章我又改了一遍,已经二刷的书友可以三刷)
首先,366-369这几章并不是突然犯文青病,而确实一开始的构思当中就有这麽一段。
如果一路追看到这几天,其实应该能感觉到前后情节是连贯的,并没有断裂。
最初的构想一直都是「被起诉-决定上法庭-意外去了英国-回巴黎-上法庭」。
包括索菲娅说的那句话……早在2个月前在书友群里聊天的时候,我就透露过大致的想法。
我当时说莱昂纳尔会在一种混乱的情况下被迫离开巴黎,索菲娅会趁机「抓住他」,但最后发现是莫泊桑。
不过这个就是纯玩「莫泊桑后来也成了法国文豪」这个梗了,没打算真让索菲娅真和莫泊桑怎麽样。
至于说「送女」,这个我是真没想到,有点不知所措……
我想知道送女的标准是啥,索菲娅和莱昂并没有半点暧昧吧?
另外这本书的情感关系不会太复杂。
所以我在之前的处理,一直在说莱昂纳尔会接受「审判」,但没有说过他会接受「坐牢」。
(后面有个坐牢的大情节,所以这里不会写他坐牢,因为重复了,而且法国的牢有什麽好坐的)
至于说为啥有读者就认定了莱昂纳尔离开巴黎就是逃避丶不接受审判,只能说作者主观和读者主观的错位了。
至于有书友认为应该让莱昂纳尔去坐牢,然后等姓冯的将军在镇南关大捷以后,茹费理内阁倒台,再被放出来……
这个麽,呃,镇南关大捷在1885年,现在是1881年,莱昂纳尔要在牢里呆四年?写19世纪版的《越狱》吗?
所以不可能这麽处理。
其实茹费理一共当了两次法国总理,第二次倒台才是镇南关之后。
但是这段情节我在处理上确实出了很大问题。
我最开始想写成之前「真相之夜」那几章(莱昂和骗子同时被抓)那样,各方蠢蠢欲动丶磨刀霍霍。
然后在一个节点同时爆发,一片混乱当中,莱昂纳尔被马戏团的人「救」走,稀里糊涂就到了英国。
大家如果还记得前面「真相之夜」,就知道大概是什麽样,甚至2个月前我就把铺垫那一章的章节名想好了——
「一场事先张扬的绑架案」。
名字灵感来自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短篇《一场事先张扬的谋杀案》。
但是问题是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我特麽自己忘了这个茬。
所以写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进行足够的铺垫,各方人马的准备也不像之前抓骗子那几章一样交代得很清楚。
这就导致了莱昂纳尔离开巴黎的动机不够充分,人物性格产生了撕裂。
后来我改了两版,367-371这五章一共加了近7000个字,补充了和修订了大量细节,后面还会尽量抽时间修改,让这几章不突兀为止。
后来我反思为什麽会出现这麽严重的失误,造成大家这麽糟糕的阅读感受,主要还是因为两点:
第一是自己写作上变粗糙了,不够细致,对于情节的推进和人物的变化缺乏敏感。
第二确实是平均超过8000字的日更,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有些麻木,忘记了本来以及设计好的内容。
至于犯文青病这个……日更8千,真的没空犯病……
纯属就是写着急了,想在一天的更新里,就把一个小高潮给从铺垫到发生尽快写完。
那次如果分成两天更新,第一天全写铺垫,第二天写高潮和后续,可能会好很多。
所以写书节奏感真的很重要~以后我会注意。
这里,再次向阅读这几章受到打击的书友表示歉意!
以后我会努力让自己保持和刚开书时一样的敏感度……
另外说下这段情节的动机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