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昭告天下,我之野心
统帅府内,秦远将一份墨迹未乾的手稿递给曾锦谦。
「曾先生,关于福州光复的捷报,明日即可见报,昭告天下。另外,这是我新撰写的文章,也一并刊发出去。」
曾锦谦对福州光复虽喜,却并不意外,这是大势所趋,他早有预料,只是时间提前了些。
此刻更吸引他的是秦远亲笔所写的新文章。
之前那三篇雄文已在福建乃至更广范围内掀起滔天巨浪,其影响之深远,曾锦谦比任何人都清楚。
之后他催稿多次,秦远虽也拿出了关于满清屠戮史和西方列强的续篇,每一期发售数量都至少在万份以上。
但显然,这一篇才是重头戏。
他立刻双手接过文稿,迫不及待地看了过去。
一旁的张遂谋丶馀子安等人也按捺不住好奇,纷纷围拢过来。
只见稿纸顶端,一行力透纸背的标题映入眼帘:
《海权时代》
曾锦谦深吸一口气,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清了清嗓子,缓缓念出开篇之句:
「【华夏之衰,非独败于陆权,更危于海权之失。欲光复神州,必先争雄于海上;欲华夏永昌,必持海权而通万国。】」
静,死一般的寂静!
这开宗明义的第一句,便如同惊雷炸响在众人耳畔。
张遂谋丶馀子安等人瞳孔收缩,呼吸都为之一滞!
「海权」?「争雄于海上」?
这是一个他们从未深入思考,甚至从未清晰意识到的全新战略维度!
一直以来,无论是太平军还是光复军,战略重心始终在陆地上的城池攻防丶流动作战。
而此刻,统帅却将目光投向了那无边无际的大海,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宏大构想!
曾锦谦的声音带着微颤,继续念下去,文章以磅礴的气势,回顾了两方列强凭藉海权崛起的历程,痛陈华夏因闭关锁国丶丧失海权而遭受的屈辱,并犀利驳斥了那种认为中国是陆权大国丶忽视海洋无关紧要的谬论。
每一字每一句,都如同重锤,敲打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战略世界的大门。
而这份报纸,也正如曾锦谦所料想的那般,一经刊登,便在全国,各省,各县市,各个阶层,引起巨大反响。
……
京城,紫禁城,太和殿。
恭亲王奕手持一份最新的《光复新报》,一字一句,清晰地念诵着《海权时代》的段落。
「.纵观寰宇大势,数百年来,泰西诸夷之所以能凌迫万里,役使万方,非仅恃其火器之利,实仗其舟楫之便,海权之重!」
「西班牙丶葡萄牙据美洲,荷兰占南洋,英吉利更以三岛之地,凭其艨艟巨舰,纵横七海,号曰『日不落』。」
「彼等所求者,非一城一地,乃控扼航道,垄断商利,以全球之资源养其国,以四海之财富厚其兵……」
「我泱泱华夏,虽有万里海疆,却因闭关自守,有海无防,有海无权,遂至鸦片战起,门户洞开……今日之世,海权之重,关乎国脉;海权之失,必致国危!」
念到此,殿内依旧落针可闻。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臣终于忍不住,颤声问道:「恭亲王,这……这真是粤匪石逆所写?」
他实在无法相信,这样一篇高屋建瓴丶直指国本的经世之文,竟出自一个他们口中的「流寇」之手。
奕瞥了他一眼,语气淡漠却带着确凿:「杜大人,此文出自石达开之手,确认无疑。」
他目光转向御座上的咸丰,语气意味深长,「而且,这份逆报不仅刊有文言原文,还专门附了一份白话译文,意在让天下那些『泥腿子』也能看懂听明白。」
他此举在朝会之上公然宣读「逆文」,无疑是在向他的皇兄丶当朝天子进行逼宫和问责。
咸丰端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之前制定的围剿石达开的战略,此刻看来已近乎全面流产。
浙江方面严防死守,不让太平军出浙与石达开合流,结果光复军主动出击,反搅得浙西天翻地覆。
十万大军入闽围剿,如今反被四面合围,危在旦夕。
而福州,这座被他寄予厚望的省城,竟然连一个星期都没守住就易主了。
局面恶化至此,福建全省沦陷恐怕已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