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6(1 / 2)

玉偷懒不想干活,而是顾琂总有一大堆理由,用小零小碎的事情拖住他不让他下地。

顾琂在前头冲锋,谢青玉就把后勤打理得井井有条。

两人真应了谢梅那句话,互相扶持着把日子过了起来。

日子难熬,但有对方在便有主心骨在,再没什么越不过去的坎儿。

此刻,两颗心都燃着火,朝着共同的好日子全力奔去。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两人就背着竹篓上了山。

晨露未晞,这会儿还不能急着采茶。

带着水汽的鲜叶容易闷黄,既影响成色又损香气。

他们赶早来,是要先给茶树“梳妆打扮”。

顾琂挥着柴刀清理杂草,谢青玉则细心修剪杂枝。

露水打湿了裤腿,荆棘在手臂上划出红痕,两人却干得热火朝天。

待到日头爬过山脊,茶树周围已然焕然一新。

采茶讲究手法。

白牡丹要取一芽一二叶,指尖轻掐嫩茎,脆生生的“咔嗒”声伴着青草香。

起初动作生疏,渐渐便得了章法。

只是长时间仰头抬手,腰背酸得像是压了块磨盘。

顾琂看着谢青玉被晒的发红的后颈,无奈道:

“就应该先回去的,采摘的量不大,我自己也多摘不了一会儿。”

谢青玉没回头,晃了晃脑袋继续走。

两人的生存压力,就该由两人共同承担,皮肤薄就多晒一晒,哪怕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也没有谁天生是该谁的。

顾琂同样会累,他不能理所应当在环境艰难时,揣起双手做大少爷姿态,那不是谢青玉的为人行事准则。

回家后,草草扒过午饭,谢青玉便支起晾架。

家中工具不全,很多都是用的替代品,但他处理的仔细。

白茶制作看似简单,不过萎凋、干燥两道工序,实则处处都是火候。

且最重自然本色,萎凋时要将青叶薄摊,任它们在穿堂风与柔光里慢慢收干水分,内里茶多酚悄悄转化。

再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进一步去除茶叶中的水分,使茶叶达到合适的含水量,便于保存和后续饮用。

谢青玉原以为自己早就忘了这些角落里的记忆,但茶香氤氲中,那些深埋的往事,或许从未真正离开。

因为是精细活计,跑山郎也不是日日都来,顾琂和谢青玉便轮番上阵,准备还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制作一些成品。

第一批白茶出炉那日,夕阳正好,他们搬了自制的矮凳坐在屋檐下,捧着粗瓷碗对饮。

“味道不错,”顾琂吹开浮叶抿了一口,眼尾轻挑,揶揄道:“我们小谢师傅果然有两把刷子。”

白牡丹水路甘甜,滋味清纯微甜。

谢青玉抬起右手随意摆了摆。

洒洒水啦~小小白茶,拿下~

有了奔头,日子便过得飞快。

对接跑山郎、顾琂出山探路、白茶打开销路、集资修通山路……谢梅有了新营生,村民们面上的愁苦渐渐化开。

小石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如今在外头有了响当当的名号——白茶村。

谢青玉制茶、卖茶、喝茶,砖瓦房扩了又扩,他坐在扩建后的回廊下,捧着顾琂从城里捎回来的故事书。

吊椅轻晃,茶汤在白瓷盏里泛起金圈。

院门外突然传来熟悉的脚步声,他抬眼望去,正撞上风尘仆仆归来的顾琂倚着门框冲他笑。

后山白牡丹花开的香气随风涌来,裹着阳光的温度。

【叮!】

【恭喜父母爱情CP达成“不离不弃”成就!】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不过生活中点滴小事汇聚成诗,群众和小姐妹们都磕疯啦——数值填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