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9 章 · 第 249 章(1 / 2)

第249章·第249章

孙燕妮可不羡慕,反手就给林向北看了自己影视收入的钱。之前《欢喜一家人》第二季拍出来之后,卖价比第一期还要高,而且很多电视台都抢着买。

新电影半年过去,分账三百多万,而且还准备上第二轮。虽然后面应该是赚不了多少钱了,但是以后还有机会卖海外市场。而且投资和收入比起来,可真是赚大了。

最重要的是,她的公司新剧已经有人主动投资了。

林向北:“……还有什么项目,我也投资一笔?”

孙燕妮道,“最近还没想好,这两次感觉能成功也是多方面的原因,我也不敢太随意开项目了,准备去别的公司挖一些业内比较厉害的人过来。另外把我们公司这些演员好好培训一下。还准备招一些新演员。暂时我是准备去投资别的公司拍的剧。”

嘉鱼觉得妈妈做生意就是很清醒。

确实如此,这几次只是因为题材的原因,所以成绩好,实际上妈妈的公司也不具备竞争力。

不过这也不奇怪了,影视圈就是这样,谁也不能保证下一部剧能不能火。

知道孙燕妮这边项目也没有合适的,林向北还是打算老老实实干自己的地产项目。

不过这才开发了第一期,他暂时不着急开发第二期,等彻底消化这批房产再说。反正先拿几块好地,啥时候建都行。

他琢磨着,自己是不是也要再开拓点行业了。

看向旁边正在看书的嘉鱼,他道,“鱼宝,你说爸爸该建啥啊?”

嘉鱼想了想,感觉爸爸都投资这么大了,再去搞一些小投资,挺没意思的。嘉鱼道,“爸爸,目前江市还缺少集吃喝玩乐购物于一体的大型城市广场。我觉得你可以试试。不过这个投资非常大,你一个人搞不下来的。要找人投资。而且你还要保证能让这些品牌入驻进来。否则光建一个空架子,没人去里面做生意,自然也就没客户啦。”

“这没问题,真要是能赚钱,我能拉不少投资。如今江市建筑行业,圈子里我和你张叔叔说话还是有分量的。”林向北说完,就道,“不过你说的拉人进去做生意,确实有难度啊。”

林向北觉得自己这一年又轻松不了了。

得出去学习别人的经验。然后看看能不能挖人进来。

越是生意做大了,林向北就发现,这老板不好当啊。总是觉得知识不够用,很多东西还是不懂。

不说样样精通,但是大体上是要明白的。

比如他媳妇投资一部剧,那这一部剧从开拍到播出,到最后收益,要经历哪些环节,也是要知道的。他可知道燕妮为了这个没少花心思看书,还出去学习过。也找业内的朋友聊过。

如今闺女和他说的这个城市广场,他光听着觉得简单,可要操作起来,其中可太多环节了。

这么一来,林向北反而不着急投资大项目了,先把手里的房子卖掉回款,然后去进修学习一番。最主要还是再挖人才。

随便进来。他现在可不能随便在我们小区买房。少了林哥这边的销路,他在厂家那边也拿不到好价格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心情不好,跟着那群人一起去学打牌。生意上的事儿更不如从前了。”

听到这话,陈美霞倒是庆幸美丽离他离得早。

这种人容易被身边的人带坏,本身就是经不住诱惑的人。这一辈子经受诱惑的机会可太多了。

陈美丽新房子依然是大平成。不过装修倒是很简单,没搞很奢华。反而更像是一个工作室。她自己专门搞了一个服装制作间,平时没事就研究新款式。还有一个书房,专门用来学习的,里面很多外语书籍。

看样子日子过得是相当充实。

“我也没时间去报什么大学文凭了,就找了一个外语老师专门教我。我给的学费多,人家也愿意去公司上课。所以也不耽误工作。”

陈美丽给两人拿了饮料。

孙燕妮接过水,看了看陈美丽的工作室,“你这里面的服装都是批发市场的?”

“是的,我也在想我们这个服装厂以后的路咋走。外贸固然是重要,但是内地市场也不能不要。我寻思着我这个人也没接触过什么高档的服装,咱压根不是那个圈子的,也就不为难自己了,我以后准备还是做低价服装,走量。我打算也开一个服装品牌,这个品牌就专门做低价服装的,只讲究款式。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的人穿衣服和过去不一样。”

“过去的人穿衣服,恨不得一件衣服穿十几年,还压箱底。现在不一样了,年轻人买衣服,喜欢换新款式,恨不得天天不重样。我就准备做这群人的生意。虽然现在大家日子好起来了,可是普通人还是占大多数的。”

孙燕妮笑道,“这个路子也不错。真要是做起来,市场挺广阔的。”

“反正先尝试,厂里现在也不缺生意。”陈美丽很洒脱道。她心里清楚,能有如今这个底气,都是因为身边的这些人啊。

有这些人,她不用为钱财着急,更不用为了什么爱情去苦恼。

只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未来的发展。

陈美霞看到陈美丽如今的状态,心中又开心,又欣慰。

这次过来主要是为了工作,所以稍作休息,就一起去了新厂工作。

新厂面积比之前租的厂房要更大,格局也更合适。

孙燕妮看了一圈,觉得还不错。看来美丽也真是没闲着,花了不少功夫的。

接下来的日子,陈美霞负责厂里的机器进厂,陈美丽和孙燕妮则负责工人招聘安排。

越来越多的人来南方找工作,厂里福利待遇也不差,所以招工倒是不难。

孙燕妮还打算从江市招聘一批人。

她闺女搞的那个助学基金,让她也对农村的情况有所了解。有些人没机会走出来,所以十几岁就嫁人了。

这会儿只要她在当地农村招工,要求年龄满十八岁,并且至少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了,相信很多人都会愿意多留闺女在家里几年。要是再

火又如何,她到底是生不出孩子来的。好条件的知道她这个情况不会和她结婚,条件不好的,以美丽那个脾气也不会接受。

徐峰安慰自己一番,心情好起来了,正准备开车,电话又响了。

是手底下认识的一个兄弟打过来的。

徐峰这才想起来,当初还帮着林向北安排人盯着陈美霞的前夫黄国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