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佛骨舍利,四方云动
王澄在偏殿见到了那位大昭王朝的唯一继承人裕王韩载坖。
比起从前的落魄,此时衣着华贵,气色极佳,浑身都是年轻人的勃勃朝气。
那句名言「当你成功的时候,身边全是好人」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虽然有些奇怪,他为什麽找自己,王澄脸上不动声色,以王富贵的身份老老实实上前拜见:
「臣,王富贵拜见裕王殿下。」
韩载坖的态度热情到有些过分,不等他弯下腰,便上前一步将他扶起。
说出的话也让他大感意外:
「王正使,听说你跟《海权论》作者靖海王私交很好?可否替孤在私下里引荐一二,让孤认识认识这位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若是能送我一套世德堂带签名的周边模型那就再好不过了。」
王澄始料未及,没想到除了西大陆的伊莉莎白之外,这位天底下有数的贵人竟然也是自己的书粉。
突然就有了一种跟书友线下面基的既视感。
只不过,现在大昭做主的还是绍治皇帝,私交藩王这件事情可大可小,他十分谨慎道:
「殿下也知道臣为闽州治都水官,乾的就是与海商丶海盗打交道的差事。
我与靖海王有公事来往,自然不可避免也有一些私交,转达您的意思倒是没有问题。
想来靖海王也不会拒绝您的要求。」
听到他的话,韩载坖满脸都是「我懂,我都懂」的样子,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换了一个话题:
「王爱卿,你觉得靖海王解除海禁的主张怎麽样?」
王富贵作为钦差总兵丶宣威正使,天然就应该是开海派,对这一点不需要向任何人掩饰。
斩钉截铁道:
「这自然是大好事。
海禁只是禁了平头百姓和民间商贾,对那些手眼通天的世家豪门没有多少影响,反而加剧了他们的垄断,巩固了他们在走私产业链中牢不可破的上游地位。
朝廷连一分一厘的好处都得不到。
臣敢断言,若能压服那些士绅豪族,成功开海。
允许沿海疍民丶采水人丶海商脱离贱籍自由往来于海洋陆地,承认海外至少150万侨民的子民身份。
东南市舶定可像赵宋时一样,一跃成为『天子南库』,不会比现在的国库太仓银逊色丝毫。」
裕王眼睛发亮,默默颔首。
知道自己想要在父皇驾崩后开关,重点还是在龟山书社身上,只有撑住他们的反扑才能做成此事。
眼前这位钦差总兵丶宣威正使就是自己将来能大展拳脚的外援。
但现在只能止步于学术讨论,不敢越雷池一步。
随后又问了几个读《海权论》时遇到的问题。
王澄本就是作者,自然是对答如流。
除了一类主观题:「请问作者写这句话表达了什麽样的感情和深意?」
这些问题他属实是回答不上来。
只能说,阅读理解是出题人的理解,跟原作者本人没有半个铜板的关系。
「殿下,时间不早,臣该归窍了。」
两人虽相谈甚欢,但王澄终究还只是四品,哪怕有汉始皇帝王神炁护持,也不能出窍太久。
临别之时,裕王忽然从兜里取一枚早就准备好的佛骨舍利递到他的手中,郑重道谢:
「孤已经从忠诚伯那里听说了,广泽郡王府的火药桶是你埋的。
若是当初那逆贼成功刺杀父皇,孤也定然活不了。
说起来你也是孤的救命恩人,孤一直想要赏赐你些什麽,聊表心意。
此为佛祖释迦摩尼的一截指骨舍利,虽只是刚刚擦着一国之宝的边,但只要佩戴在身上,应该足以让你在遍布邪祟的南洋全身而退了。」
王澄下意识接过那根洁白如玉的指骨,立刻感觉阴神都随之一暖,出窍的时间都延长了不少。
用奇货可居扫了一眼。
【奇货:释迦摩尼佛的左手食指第一截指骨(世间留存的极少数佛骨舍利之一,一国之宝)】
跟圣子的遗物真十字架一样,佛祖的骨舍利也被拆的七零八落。
而且大多都已经毁在了历代的灭佛丶乱世还有神道大战里,仍留存于世的寥寥无几。
在神州境内,释迦牟尼的真身佛骨舍利包括指骨丶顶骨丶佛牙和佛身舍利等等,主要分布在法门寺丶南直隶大报恩寺丶玉京灵光寺丶云居寺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