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自的领悟:虚无丹法和阴阳丹法(1 / 2)

咒禁山海 北海牧鲸 3185 字 6天前

第349章 各自的领悟:虚无丹法和阴阳丹法

端坐混沌,身演大道。

用书中师徒五人装脏,又借【坎离既济丹】踏足命功修行的吴承恩,一边推演道法,一边用自身的故事印证。

孙悟空代表「心」,也即是「性」。

他的称号是「心猿」,象徵了凡人那一颗跳动不安丶上天入地丶难以驯服的心。

「八卦炉中逃大圣」是炼心,「被困五行山下」是定心,最终在取经路上逐渐磨去心的桀骜,达到「心猿归正」的境界。

猪悟能代表「肾」,也即是「命」。

他的称号是「木母」,与「肾水」相连是凡人生命力的来源,却也最容易放纵为食欲和色欲。

他的修行过程,就是不断与自身的各种欲望作斗争,是「修命」过程中必须克服的难关。

而沙悟净则代表「本性」,是性的沉稳状态。

他的称号是「黄婆」,主要作用是调和「心」悟空与「肾」悟能。

他性情敦厚,沉默寡言,象徵着修行中需要的沉稳和调和之力。

最多不过说一句:「大师兄,二师兄说的对啊」丶「二师兄,大师兄说的对啊」。

不要再嘲讽沙和尚无能,调和心肾本就是他最根本的职能。

白龙马则代表「意」。

驮着唐僧一路西行,象徵着修行所需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唐僧则代表「修行主体」或「道体」。

他是整个团队的核心,是「金丹」的承载者。

本身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象徵未经修炼的普通修行者。

他需要依靠悟空(心)丶悟能(肾)丶悟净(性)丶白龙马(意)的共同努力,才能到达西天,缺少任何一个都无法完满。

九九八十一难象徵修行中必须经历的种种内外魔障和考验,是「性命」在尘世中反覆磨砺的必经之路。

唐僧的软弱和慈悲,正是修行过程中需要不断考验和升华的部分。

取经的整个过程,就是「金丹」凝结的过程。

模拟一切的【地官法界】能进行科学实验,自然也能进行玄学实验,与书中世界互相配合,事半功倍。

王澄和吴承恩两人一个通过多年修行提供理论支持,另一个提供了实修的门径,有先天一炁为「道引」,确保不会行差就错。

不知过了多久,从大唐西域记开始就渐渐成型的书中世界,已然重炼地丶风丶水丶火,彻底复归混沌。

只剩两人所在象徵世界之「心」丶「肾」的斜月三星洞和五庄观维持原样,周围环绕灰蒙蒙的雾气。

周流旋转,好似一颗太极丹丸。

悟道状态中的两人蓦然睁开眼睛,异口同声道:

「是以神丶气丶精三物相感,顺则成人,逆则生丹。

何为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

何谓逆?万物含三,三归二,二归一,知此道者怡神守形,养形炼精,积精化气,炼气合神,炼神还虚,金丹乃成!」

话音落下。

轰隆!!!

一声巨响,这一方书中世界以「心」丶「肾」为中心重新演化,瞬间开天,造就万物。

从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一直演化到最后一回《径回东土五圣成真》。

象徵金丹修行功德圆满。

从此这本《西游释厄传》再也不只是寻常的书中神魔世界,更是超过人间所有法脉的秘卷道书,修行至宝!

吴承恩和王澄也在此刻一同成为了「金丹大道」的辟道之祖。

只要入得此书,以唐三藏的身份活着走上一遍西游之路,便能得到他们留在这里的丹道感悟。

呼——!

清风一吹,两人的身影全都消失无踪。

再睁眼时,已然齐齐回到了筑紫山巅,树下一老一少站起身来互相对视,然后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