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丶我为王朝续命数(上)“善!”
见崔岘接下求真玉,桓应一张老脸笑的满是褶子。
他颤巍巍握住崔岘的手,整个人喜不自胜:“《周易》有云‘黄裳元吉,文在中也’,今得麟凤之才,实乃岳麓百年气运所锺!”
“昔者孔子叹‘凤鸟不至’,而吾辈竟见天枢耀彩丶地脉呈祥——此非《尚书》‘天工人其代之’之应乎?”
“愿君执此玉圭,效《周礼》‘土圭之法正日景’,为天下学子……”
说到这里。
老先生单薄的身形微微晃动,而後深吸一口气,认真道:“立心立极,开牖启明!”
这得是对崔岘何等满意,才能当众说出此番祝福啊!
哭嚷着求桓应‘收回成命’的老儒们,震撼到集体失声。
此刻,他们终於意识到——
桓应先生是认真的!
他是铁了心,要将山长之位,传承於崔岘!
一片震惊中。
唯有崔岘察觉到,桓应先生单薄的身躯,踉跄着几欲摔倒。
他眼疾手快搀扶住桓应,忽听老先生低声虚弱笑道:“莫要声张,随老夫回书院。”
“好。”
崔岘不动声色点头,小心搀扶着桓应,走下辩经台。
东莱丶班临丶荀彰三人互相对视,快步跟上。
他们先後登上马车,而後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缓缓离开。
直到许久后。
一道尖锐的声音划破长空:“经贼崔岘,稚子小儿,怎可做岳麓山长!吾等,誓死反对!”
这话,让老儒们积攒了许久的怒火与憋屈,彻底被点燃了!
在无数人惊骇的注视下。
成百数千老儒组成游街队伍,一边怒斥经贼崔岘,一边朝着开封府衙方向而去。
嘉和年间最严重的一场文人暴乱,开始了!
凑热闹的百姓们察觉到情况不对,仓皇逃离这是非之地。
甚至连裴坚丶庄瑾等人,都不敢嘚瑟,护送着老崔氏等人,紧急离开!
徒留一些年轻的士子,惘然又无助的在人群中穿梭。
老儒们歇斯底里的咒骂声。
孩童惊惧的哭声。
被挤掉的鞋子丶书籍丶笔墨,满地狼藉。
先前热闹丶人声鼎沸的开封府学外,霎时间——
彻底乱了!
恐慌,在人群中蔓延。
一片慌乱中,没有人注意到,常年香火不断的大相国寺,轰然紧闭了山门!
稍晚一些时候。
开封县学宣布罢课。
不久后。
开封府学宣布罢课。
城内书院丶学堂纷纷跟进效仿。
再接着,无数家书斋白日闭店。
大量身穿儒衫的老儒丶士子走上街头,口中高声嘶吼着‘反对经贼崔岘继任山长之位’丶‘誓死捍卫《尚书》’丶‘处死异端崔岘’等话语。
整个开封城都被惊动。
百姓人人自危。
到最後。
开封县衙丶府衙外,围满了来请命的读书人!
这场儒家思想革新之火,终究是,彻底烧了起来!
县衙内。
开封县令脸色苍白,不顾外面嘶吼震天的呐喊声,哆嗦着摘下乌纱帽,准备写辞官的摺子。
巧了。
开封府衙里,知府大人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自山长桓应认输,《尚书》错误被盖棺定论,甚至要将山长之位传给崔岘起——
这两位官场老油条便做好了思想准备。
跑!
这里面,水太深了。
此时不跑,接下来怕是连个‘全尸’都留不住!
因为,开封马上就会成为全大梁‘经学风暴’的中心,文坛丶官场丶士族丶乃至陛下的目光,都会看向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