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他们也清楚,裴敦复只要看一眼神龙本,立即就会改变态度,专业人士终究是识货的,对王羲之的不满,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当下王家总是顶看这个金字招牌耀武扬威。
神龙本是不可能对外展览的,大唐的保存条件有限,轻易不会拿出来,但是你若是级别够高,还是可以看到的。
这也反应了稀缺资源,往往是被垄断在少数人手里,朝廷多少官员,连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
众所周知,太原王和琅琊王是一个祖先,都尊周灵王太子姬晋为先祖,分家大概是在西汉时期。
具体时间也说不准,得问这两家姓王的。
到目前为止,两家王姓论鼎盛时间,其实是琅琊王更牛逼一些,各自都在属于自己的朝代里发光发热,但是在大唐,很明显太原王是要稳压琅琊王一头的。
太原王最为显着的基因特徵,是酒糟鼻,而琅琊王是丹凤眼,但也有一个举世闻名的缺点,喜欢吹嘘自己的酒量。
你任何时候问一个琅琊王,你醉了吗?他都会说:我从来都不知道醉是什麽感觉。
琅琊郡,其实就是山东临沂一带,这个地方受儒家文化影响最深,所谓齐人喜高谈阔论,那边人的嘴皮子都特别的好,能说会道的,这就是为什麽山东能出孔子,山西就不行,山西人嘴巴不好使啊。
但是呢,高谈阔论总不免有浮夸之嫌,所以琅琊王家训当中,严禁子孙胡乱哗哗,这便是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言行要一致,别特麽吹牛逼。
可是呢,他们忍不住啊,于是换了一个吹牛逼的方向,那就是酒量。
王绍进入长安之后,就没有一天不喝酒的,但他醒酒也确实快,无论昨天喝成什麽鸟样,第二大朝会都跟没事人一样。
这是身体内的乙醛脱氢酶丰富啊。
其实他之所以在江南,大力帮助李琦和元载,很大一部分是给儿子在朝堂铺路,他以为他这辈子应该是进不了中枢了,在扬州都督府混个户曹就算到头了,所以要给一直在长安做官的儿子,谋一条路。
别看他们家在咸阳,咸阳已经混不下去了,如今大部分都在江南发展。
他的儿子叫王玛,今年二十八岁,太常博士,充祠祭使,乾的是祭祀的活,别看干什麽,只要在皇城上班,就有希望。
「昨日在紫宸殿得陛下召见,期间陛下提及了你,这是好事,说明陛下知道有你这麽一个人,」王绍已经喝了不少了,再喝几杯才能达到每日标准,才能安心睡觉,趁着今天儿子也在,他兴致勃勃的说道:
「这便是机缘,为父如今已经任职户部,各脉络关口,都会为你打通的,正好陛下也提到了你,我先找个机会,看看能不能让你得陛下召见,见过陛下,你就能往上走。」
王玛的长相,是标准的琅琊王相貌,眉毛细长呈半圆形,狭长的丹凤眼,年纪轻轻,
看起来似乎都有点眼袋,这不是熬夜熬的,是遗传。
丹凤眼的显着特点,就是眼角上扬的锐利弧度,给人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冷冽,看上去觉得这人好吊啊。
他们父子,都是有真才实学的,王家藏书之巨,令人叹为观止,都是饱读诗书之辈,
但是呢,家族在当下不行,所以王玛的官职很一般。
他的才能若是放在韦家,恐怕早就进三省了,别看太常寺是十一寺之首,但终究是个执行部门,三省是决策行政审核部门。
王玛点头道:
「腊月七日,是贞顺皇后的忌日,今年是我在寺内辅助操办,一定会办的妥妥当当,
到那个时候有人能帮我在陛下面前说句话,面圣不远矣。」
这小子也是相当牛逼的,思路清晰,处事果断,非常有头脑。
王动点头道:「那个时候,你伯公(王仲)已经在京师了,他来帮你引荐最合适不过,太子多半会是皇长子越王,皇后必然会与你伯公多多交流,有皇后帮着说话,事必成。」
他对自己的儿子是非常有信心的,他知道儿子比他强,比家族内的同辈都要强,要不然人家能留京呢?
这小子在历史上可是做到宰相的,要不然李瑁能记得他?
王玛闻言一愣,沉吟道:
「既如此,则无需等至腊月,伯公进京之后,由我进献右军公墨宝于皇后,我自会随机应变。」
王绍哈哈一笑,起身摇摇晃晃道:
「吾儿机智,吾无忧矣。」